草在第5個字的詩句
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將編蒲結草而強挽兮,憚褰裳而汩其泥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九效·鳴窮
- 萋萋天外草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菩薩蠻·高樓目斷南來翼
- 寒花隱亂草,飛鳥度層陰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戲集老杜句再和
- 離愁似春草,觸處便能生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離臨安
- 岐黃作本草,甘辛味所紀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近世飲者尊尚苦味有感成詩
- 寂寂家園草覆階,亂兵飛箭入樓臺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送杜季習四首
- 猶聞雜蜜草,少轉森嚴味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余柑
- 朝從獵騎草邊游,暮逐戎王沙上醉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怨女曲
- 驅馳無立草,剖斲露空墳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靖康改元四十韻
- 更那堪、芳草連天,飛梅弄晚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宴清都·春訊飛瓊管
- 鵝兒唼嫩草,燕子集新泥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閑行
- 就說風流,草泥來趁蟹螯健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齊天樂·犀紋隱隱鶯黃嫩
- 落花深,芳草暗,春到斷腸處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祝英臺近·落花深
- 受降城下草離離,寒食清明只自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兩淮極目草芊芊,野渡灰余屋數椽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可憐河畔草青青,錦纜牽江且緩行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離宮別苑草萋萋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憶王孫·離宮別苑草萋萋
- 淮南西畔草離離,萬檝千艘水上飛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越州歌二十首
- 受降城下,草如霜白,凄涼酸楚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水龍吟 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
- 西園兵后草茫茫,亭北猶存御愛黃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廢苑見牡丹黃色者
- 闔閭門外草如霜,到此躊躇欲斷腸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蘇臺
- 城南城北草芊芊,滿地干戈已惘然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吳山曉望
- 芙蓉城上草萋萋,吊古徘徊日欲西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蜀主芙蓉城
- 樓顛瓦解草如鬣,燕子不來風獵獵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燕子樓
- 縱杯盤草草,隨分開筵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滿庭芳·麥野青深
- 溪流滟滟草凄凄,春日農郊麥穗齊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
- 委巷窮山草木春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丑奴兒/采桑子
- 雨過山前草木蘇,開窗澄碧渺金湖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陳勉仲四首
- 賡我喜雪草,詞情和且柔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再用前韻謝潘壽卿見和二首
- 臺池及花草,高下燜明絢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曾欽道家山圖
- 離宮埋茂草,禁御掩荒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劉春卿書懷
- 葭薍彌天草如積,寬予猶賴有斯人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丁景仁三叉河留題贈李仲山
- 奉詔歡均草莽臣,郊原風日自溫溫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張文伯春日勸農
- 青青原上草,初和殆毫芒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因納上人寄題望江張氏春暉亭詩
- 水滿陂塘草滿川,望中茅屋起孤煙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安豐道中
- 幅巾已起草廬在,寂寞溪山空晚風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過水南題范諫議書室
- 西風吹夢草。 -- 出自宋·嚴仁·歸朝歡·朱戶綠窗深窈窕
- 想連天、芳草萋迷,短長亭外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賀新郎·曉色明窗綺
- 雕闌靜、芳草池塘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春光好·心下事
- 中原鞠茂草,萬里盡豺虎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和韻奉酬王原父集福山之什
- 兵纏妖氣草木暗,火熾兇焰云煙愁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贈慶紹上人
- 只愁河畔草青青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阮郎歸·一春種得牡丹成
- 空怨王孫草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桃源憶故人·流蘇靜掩羅屏小
- 漸萋萋、芳草綠江南,輕暉弄春容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甘州/八聲甘州
- 白雪詞新草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六么令·癡云翦葉
- 句冷池塘草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六么令·回風帶雨
- 甚凄涼,暗草沿池,冷苔侵甃。 -- 出自宋·周密·探芳訊·步晴晝
- 雁過斜陽,草迷煙渚,如今已是愁無數。 -- 出自宋·周紫芝·踏莎行·情似游絲
- 一徑埋云草樹荒,石麟蒼蘚臥田桑。 -- 出自宋·劉著·題御城寺壁
- 孤兒日長草忘憂,錦?護兒如護玉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春草軒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