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在第5個字的詩句
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戰馬龁腥草,烏鳶識陣云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空余忍辱草,相對色萋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遇五天僧入五臺五首
- 衣必編仙草,僧應共栗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四明閭丘道士二首
- 連天唯白草,野餅有紅鹽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僧之靈夏
- 雨氣濛濛草滿庭,式微吟劇更誰聽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別盧使君歸東陽二首
- 泣露千般草,吟風一樣松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棄金卻擔草,謾他亦自謾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唯赍一束草,并帶五升麩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地生一寸草,水垂一滴露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春青河畔草,不是望鄉時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晚春江晴寄友人
- 舊苑新晴草似苔,人還香在踏青回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二月二日游洛源
- 故都遙想草萋萋,上帝深疑亦自迷。 -- 出自唐·韓偓·故都
- 春生雪山草,香下棘林天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春日和盧使君幼平開元寺聽妙奘上人講
- 安心生軟草,灌頂引春泉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寒食日同陸處士行報德寺,宿解公房
- 颯然風至草不動,始悟丹青得如此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觀王右丞維滄洲圖歌
- 萋萋御亭草,渺渺蕪城云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京口送盧孟明還揚州
- 何處游芳草,云門千萬山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送唐贊善游越
- 書帶變芳草,履痕移綠錢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哭吳縣房聳明府
- 衰疾見芳草,別離傷遠波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太湖館送殷秀才赴舉
- 王家小令草最狂,為予灑出驚騰勢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陳氏童子草書歌
- 春暉遍眾草,寒色留高松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奉陪陸使君長源諸公游支硎寺(寺即支公學道
- 燈心生眾草,因有始知芳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賦得燈心送李侍御萼(光字)
- 寂寞空階草亂生,簟涼風動若為情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新安官舍閑坐
- 離心逐春草,直到建康城。 -- 出自唐·郎士元·送王司馬赴潤州
- 昭陽輦下草,慶笑此生非。 -- 出自唐·李得·衣垣
- 宜陽城下草萋萋,澗水東流復向西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春行即興
- 空余書帶草,日日上階長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經費拾遺所居呈封員外
- 冉冉生山草何異,截而吹之動天地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聞笛
- 楚色籠青草,秋風洗洞庭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湖闊
- 離情遍芳草,無處不萋萋。 -- 出自唐·李冶·送閻二十六赴剡縣
- 葉落才悲草又生,看看少壯是衰形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冬夕江上言事五首
- 酌坐對芳草,東風吹旅衣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春日與友人話別
- 北風凋白草,胡馬日駸駸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塞下曲
- 草草還草草,湖東別離早。 -- 出自唐·戎昱·湖南雪中留別
- 今日步春草,復來經此道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及第后過揚子江
- 班藤為杖草為衣,萬壑千峰獨自歸。 -- 出自唐·施肩吾·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
- 野棠開,江草濕,佇立,沾泣,征騎駸駸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上行杯·草草離亭鞍馬
- 古臺平,芳草遠,館娃宮外春深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思越人·古臺平
- 百尺荊臺草徑荒,如何前日謂云陽。 -- 出自宋·孫光憲·荊臺
- 花落長川草色青,暮山重迭雨冥冥。 -- 出自唐·唐無名氏·雜詩
- 煙歸河畔草,月照渡頭人。 -- 出自唐·于良史·宿藍田山口奉寄沈員外
- 何如斗百草,賭取鳳凰釵? -- 出自唐·鄭谷·采桑
- 誰知天祿草玄客,曾是靈山受記人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史館楊嵎學士以詩話及空門之事次韻和之
- 子云常在草玄臺,不覺春風滿眼來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李侍丞寄石同院之作
- 故都迷岸草,望長淮、依然繞孤城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八聲甘州 壽陽樓八公山作
- 相逢非草草,分袂太匆匆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水調歌頭·相逢非草草
- 長亭路、煙草萋萋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愁倚闌/春光好
- 有連天秋草,寒煙借碧,滿城霜葉,落照爭紅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此去長安
- 幽姿無眾草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菩薩蠻·井梧葉葉秋風晚
- 云昏水暖草萋萋,空谷無人獨杖藜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題臥屏十八花·杜鵑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