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在第5個字的詩句
草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——廣宣草木分千品,方書問六陳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宣上人病中相尋聯句
- 昭陽輦下草,應笑此生非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賦得垣衣
- 風吹山下草,系馬河邊樹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將赴朔方早發漢武泉
- 綠楊著水草如煙,舊是胡兒飲馬泉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鹽州過胡兒飲馬泉(一作過五原胡兒飲馬泉)
- 不如當路草,芬馥欲何為? -- 出自唐·崔涂·幽蘭
- 不知當路草,芳馥欲何為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琴曲歌辭·幽蘭
- 在處有芳草,滿城無故人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蜀城春
- 王孫不見草空綠,惆悵渡頭春復春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湘中弦
- 須信堯庭草,猶能指佞人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寄舅
- 不及廟前草,至今江上春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過二妃廟
- 吳洲見芳草,楚客動歸心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酬張二仲彝
- 夕陽留徑草,新葉變庭柯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清明日青龍寺上方賦得多字
- 況復逢春草,何勞問此心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酬盧十一過宿
- 壁壘依寒草,旌旗動夕陽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
- 澧浦饒芳草,滄浪有釣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歸渡洛水
- 日光依嫩草,泉響滴春冰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普門上人(一作皇甫曾詩,題下有還陽羨三
- 借問王孫草,何時泛碗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陸鴻漸棲霞寺采茶
- 岸有經霜草,林有故年枝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張南史(效何記室體)
- 無限青青草,王孫去不迷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萬州赴饒州覲省(得西字)
- 故國又芳草,滄江終白身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徐處士歸江南
- 石上生靈草,泉中落異花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尋山
- 縱馬行青草,臨岐脫白衣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送太學吳康仁及第南歸
- 水國生秋草,離居再及瓜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作
- 隰中生紅草,所美非美然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入海二首
- 鳳池傷舊草,麟史泣遺編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崔司業挽歌二首
- 贈君芳杜草,為植建章臺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宴別潭州王熊二首
- 苦霜裛野草,愛日揚江煦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游龍山靜勝寺
- 津亭拔心草,江路斷腸猿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別子均
- 白發將春草,相隨日日生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毗陵留別
- 不若灑春草,荊榛蕪蔓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哭詩六章
- 次招當世草茅士,各仗呈露心腹披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
- 長風吹百草,劫力亦隨靡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長風
- 樹哭寒蜩草哭蟲,何堪羈客憤時窮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懷寄呈子權先示徽之兼簡孝先熙之
- 進效無橫草,希仁等棄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邵寶文
- 教客認仙草,笑人求紫衣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熊鍊師
- 藥收陽地草,薪采故枝松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寄沈洞主
- 夜來臺邊草環綠,今朝芒生滿三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均臺辭二首
- 披君三逕草,分我一味禪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王應仲欲附張恭甫舟過湖南久不決今日忽聞遂
- 重陽莫草草,剩作幾篇詩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九月八日戲作兩絕句示妻子
- 白露沾碧草,芙蓉落清池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將赴天平職書懷寄翰林從兄
- 君看山上草,盡有干云勢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送厲圖南下第歸澧州
- 青青野田草。 -- 出自魏晉·曹丕·見挽船士兄弟辭別詩
- 褰衣躡茂草,謂君不我欺。 -- 出自魏晉·繁欽·定情詩
- 輕風摧勁草,凝霜竦高木。 -- 出自魏晉·張協·雜詩
- 懷情徒草草,淚下空霏霏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贈張徐州謖
- 洞澗生芝草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答句曲陶先生詩
- 思君如蔓草。 -- 出自南北·范云·自君之出矣
- 連鑣戲淺草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寄江州褚諮議詩
- 露濕寒塘草,月映清淮流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與胡興安夜別
- 黃花發岸草。 -- 出自南北·何遜·答丘長史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