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在第1個字的詩句
草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草占一方綠,樹藏千古春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嘉會里閑居
- 草動蛇尋穴,枝搖鼠上藤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宿山家
- 草根未放曉霜稀,驟冷初暄蝶倦飛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興七首
- 草迷野渡東西岸,月掛寒松上下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春晚行樂四首
- 草勁風剛苕水綠,水枯雪老弁山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歸雁亭
- 草廬道人貧徹骨,一廬瀟灑空無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丹樞先生草庵
- 草連江色暝,月對夕陽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閑吟三首
- 草深螢聚渾成憐,月暗鶴飛惟有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梧州江上夜行
- 草青兮煙冷,山蒼蒼兮水楚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紅巖感懷四首
- 草菴飯了從容睡,門外通衢無古今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北山
- 草木從交代,溪山無故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送春
- 草蟲空亂樹,野燐謾枮蓬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燈花聯句
- 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徒,七拍流恨兮惡居于此。 -- 出自魏晉·蔡琰·胡笳十八拍
- 草與水同色。 -- 出自南北·鮑令暉·丹陽孟珠歌
- 草上之風無不偃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周五聲調曲 征調曲 四
- 草根螻蟈鳴,湖上蒹葭靡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四月二十二日郊外游得水字
- 草際起微風,林端淡斜月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晨詣祥符寺
- 草冷蟲聲悲杼軸,霜余蕉葉碎緘書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新羅嚴上人秋日見寄(二首)
- 草根錯認驪珠吐,自是西風白露團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江上曲(四首)
- 草木雕落,山川縈紆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寒夜謠(二首)
- 草生于野,華發于條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青陽(一首)
- 草莽人煙少,風波水驛長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和河南羅主簿送校書兄歸江南
- 草座留山月,荷衣遠洛塵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送張南史
- 草木無知識,幸君同三光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草木言
- 草木露未晞,蜃樓氣若藏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蒲門戍觀海作
- 草樹饒野意,山川多古情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奉使嵩山途經緱嶺
- 草白河冰合,蕃戎出掠頻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塞上
- 草靸無塵心地閑,靜隨猿鳥過寒暄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山寺(一作中)老僧
- 草平天一色,風暖燕雙高。 -- 出自宋·李之儀·臨江仙·九十日春都過了
- 草露荷衣冷,山風菊酒香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嘉興九日寄丹陽親故
- 草寒蟲嘖嘖,花落鶯關關。 -- 出自唐·王翰·棠梨墓歌
- 草堂暗引龍泓溜,老樹根株若蹲獸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丁隱君歌
- 草堂只待新秋景,天色微涼酒半酣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藥名離合夏日即事三首
- 草色與行人,誰能問遺跡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二游詩·任詩
- 草碧未能忘帝女,燕輕猶自識宮釵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館娃宮懷古次韻
- 草細眠應久,泉香飲自多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四明山詩·鹿亭
- 草沒苔封疊翠斜,墜紅千葉擁殘霞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連昌宮詞二首·階
- 草堂聊當貴,金穴任輕農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自和次前韻
- 草堂盡日留僧坐,自向前溪摘茗芽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謝山泉
- 草木黃落時,比鄰見相喜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樵人十詠·樵家
- 草著愁煙似不春,晚鶯哀怨問行人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宮人斜
- 草深窮巷毀,竹盡故園荒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贈崔融二十韻
- 草綠長門掩,苔青永巷幽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賦得妾薄命
- 草綠長門閉,苔青永巷幽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雜曲歌辭·妾薄命
- 草色同春徑,鶯聲共高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贈東鄰鄭少府
- 草木森已悲,衾幬清且冷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苦雨憶皇甫冉
- 草綠春陽動,遲遲澤畔游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獨游寄衛長林
- 草靜多翻燕,波澄乍露魚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立秋日
- 草長花落樹,羸病強尋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暮春野望寄錢起(一作耿湋詩)
- 草舍才遮雨,荊窗不礙風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長安感事呈盧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