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在第6個字的詩句
茅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西南有薄田,茅舍清溪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答孔武仲
- 依嵩架潁結(jié)茅茨,自問此志於何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三不歸行
- 少海波新,芳茅露滴,涼入堂階彩戲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齊天樂·玉皇重賜瑤池宴
- 故園歸未得,茅屋想蒼苔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元日二首呈永豐劉叔冶知縣
- 稻田秋后雀,茅舍午時雞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許介之約過清溪道上有成
- 梅花莫笑人,茅檐炙朝日。 -- 出自宋·戴復(fù)古·和鄭潤甫提舉見寄
- 綠槿作籬笆,茅檐掛薜蘿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村居 其二
- 辟世忘時勢,茅廬傍小溪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村居 其一
- 草徑如蛇綰,茅廬比斗寬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雜興 十九
- 石樓含曉色,茅屋靜春暉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山中雜興 十五
- 小徑入柴屝,茅蘆隱翠微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安分
- 幽人天柱側(cè),茅屋灑松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洞霄宮
- 依稀漸近誅茅地,雞犬林蘿隱隱聲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上晚歸
- 素識孤生愛茅屋,久將老母求山砠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寄孫之翰
- 坳漥一已滿,茅茨壓將傾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詠
- 微逕透重巒,茅堂竹葉冠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贈學(xué)仙者
- 疊石溪上春,茅茨卜筑新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早春寄景仁
- 萬頃寒煙外,茅茨枕碧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湖上村家
- 君家最近三茅君,我家貫看壚峰云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夜聽鄧孺孝說山水
- 何因松竹底,茅屋老相依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臨江仙 留別郝和之
- 三重屋上黃茅,賴是秋風(fēng)留著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石州慢·兒女籃輿
- 到彼山中結(jié)茅屋,空余千古夜猿哀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華陽吟三十首
- 將謂此生共茅舍,不知何事速云軒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挽知宮王月谷三章
- 王城日夕生茅菅,爾獨(dú)胡為白云間? -- 出自明·劉基·王子喬
- 荒村觸眼惟茅屋,榆柳蕭疏起暮煙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有感(七首)
- 椒桂夾四隅,茅茨居中央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種蘭
- 溝塍連杜曲,茅土盛于門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和于司空二十五丈新卜城南郊居接司徒公別
- 村落通白云,茅茨隱紅葉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早渡伊川見舊鄰作
- 溪云雜雨來茅屋,山雀將雛到藥欄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幽居春暮書懷(一作石門暮春,一作藍(lán)田春暮
- 欲隨山水居茅洞,已有田園在虎丘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戲贈韓判官紳卿
- 結(jié)廬在城郭,茅竹懷遠(yuǎn)韻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野翁堂
- 歲晏寒松下,茅苫孝子留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詞二首
- 松隴方在望,茅屋聞已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朱表臣職方真州新園
- 干戈為政事,茅土輸健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北樓感事
- 村翁館我宿,茅屋欲黃昏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一品孫鄭昱
- 艱難合歸來,茅屋聊共佐。 -- 出自宋·晁補(bǔ)之·栽花招泗州叔父
- 小而茍活破茅舍,凄風(fēng)苦雨不識陽春和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代天寧寺僧可舉贈梓人善斲歌
- 野堂之堂,匪茅一把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僧雍野堂贊
- 草堂存老我,茅屋著而翁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用前韻答齡叟見寄
- 倉皇臨間道,茅店愁昏曉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菩薩蠻 丁五之秋,倭禍既作,南京震動。避
- 駐馬上山阿(茅山秀才),風(fēng)來屎氣多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續(xù)茅山秀才吟
- 元勛未論封茅異,捷勢應(yīng)知破竹然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李節(jié)度平虜詩
- 何日山林有茅屋,百年無復(fù)問功名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海至楚途次寄馬全玉八首
- 老人杖履一茅亭,花謝西園不復(fù)扃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不出偶成二首
- 竹籠晨收果,茅庵夜守瓜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夏日十二首
- 如何坎軻滯茅屋,失所因與茲松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海有大松土人相傳三代時物其狀偉異詩不能
- 日暮投主人,茅茨起孤煙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視盜之南山
- 商季諸公子,茅家賢弟昆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天慶觀三色檜:{一木而具松、柏、檜三物}
- 長松萬株繞茅舍,怪石寒泉近巖下。 -- 出自唐·元結(jié)·宿洄溪翁宅
- 昔年山下結(jié)茅茨,村落重來野徑移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歸舊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