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在第4個字的詩句
茅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夜竹深茅宇,秋亭冷石床。 -- 出自唐·丘為·尋廬山崔征君
- 松桂蔭茅舍,白云生坐邊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招孟武昌
- 山竹繞茅舍,庭中有寒泉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樊上漫作
- 嘗期結茅處,來往躡遺塵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經隱巖舊居(一作懷舊游)
- 只應結茅宇,出入石林間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賦得越山三韻(一本題上有又送陸潛夫五字)
- 終須結茅屋,向此學餐霞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尋山
- 誰肯草茅窮釣筑,世方簡策誦皋夔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王平甫
- 舊貢包茅地,中存古意長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人赴沅州任
- 定恐黃茅藏伏兔,更呼青漢落飛鸇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道上口占
- 春暖出茅亭,攜筇傍水行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春日述懷
- 借我安茅屋,容君共酒樽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過松江寄務觀五首
- 沐國三茅土,儀家五鳳麟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故秦國太夫人鄧氏挽國詞
- 萬古分茅土,終不到,舊奸臣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六州歌頭 題岳鄂王廟
- 夜竹深茅宇,秋庭冷石床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夜尋盧處士
- 自省草茅賤,豈稱廊廟知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公堂置酒群彥咸集作詩吳學中諸先輩且用敘別
- 蔬畦繞茅屋,林下轆轤遲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城西書事
- 燃薪燭茅屋,并坐侄與弟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寧極還山
- 華屋衡茅接,閑門杖屨通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雨過化光西齋
- 老衲誅茅昔小留,七仙陰為護巖幽。 -- 出自宋·方信孺·景泰山七仙寺
- 荒雞叫茅屋,一笑又天明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曉行
- 問何如,茅一把,橘千頭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最高樓·溪南北
- 竹逕裹茅茨,荒煙晚未炊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墅
- 墻陰有茅茨,留得菊花看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山墅
- 江南有茅廬,冊色相迎逢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酬季兄
- 但得草茅化歇去,何如快活有新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山居
- 欲辦把茅無計可,不量吾力更籌邊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鄭省倉
- 予雖草茅士,亦有二三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程少章投贈
- 徑與三茅借一峰,自攜周易聽松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郭氏繼一堂
- 由釣起茅亭,柴扉復竹楹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陜下厲玄侍御宅五題·垂釣亭
- 三顧出茅廬。 -- 出自元·劉秉忠·太常引 武候
- 山店誅茅亦易成,居民火種復刀耕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山店
- 背郭誅茅草蓋堂,邊江種柳樹為墻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寄莊孔旸(二首)
- 乘云騎茅龍,倚云吹鐵笛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望云
- 華陽三茅仙洞中,鳳笙隱隱和松風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陶通明
- 漢關之茅茅之英,豐城之劍劍之精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歧竹
- 居士舊茅齋,蕭然倚玉臺。 -- 出自明·陳憲章·南歸寄鄉書(七首)
- 老去把茅依地主,有瓦盆盛酒荷包飯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夢斷鈞天宴
- 想石田茅屋,草深三尺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落日登樓
- 競貢包茅入,誰知刈葵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雜興
- 何曾厭茅舍,多是為茶煙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竹溪直院盛稱起予草堂詩之善暇日覽之多有可
- 病不禁茅柴酒,寒添著木綿裘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春日六言十二首
- 昔共誅茅聽瀑處,溪云谷月亦悲辛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方孚若寺丞二首
- 華棟把茅皆幻假,祝君黃發映朱顏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翌日宮教惠詩次韻二首
- 未言葺茅齋,先可理漁{左舟右定}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琴潭
- 舊府黃茅外,新丘紫帽邊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挽姚循州
- 任土包茅闕,過時碩果稀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荔厄一首
- 有客過茅宇,煮茶坐松風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松風亭四首
- 擁褐坐茅檐,春晴喜初日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書齋雪后
- 讀書破茅廬,徑彴已漂斷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曉入東谷
- 遙拱三茅峰,不敢迫至樽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游茅山道中望岡阜西南來勢若連環既赴三茅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