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在第14個字的詩句
茅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暮上寧容燕作巢,土階竹屋近誅茅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新成茅廬獨宿西山
- 歸臥蕭齋諒安穩,可無消息到衡茅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寄陳生
- 扁舟北上英州幕,卜吉應逢泰拔茅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送英州推官
- 往年戎馬偶出郊,田間彌望皆荒茅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林大任勸耕
- 抱道尚稽懷印綬,安貧還不厭衡茅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朱文卿見贈
- 晚年來定一枝巢,到處蓋頭無把茅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國仲觀遷居尹隩訪別
- 官居如穴還如巢,數簡編竹仍結茅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連雨即事
- 也在不枉持螯手,便是持螯亦草茅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蟹包
- 疾勢已作奔天濤,馀威猶卷少陵茅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辛亥冬交石阻風三日
- 檐鐸吟風月半凹,黃金布地欠誅茅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和白雪老禪二偈
- 溪瘴蠻煙隔市朝,十年山徑長蒿茅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次韻丁制置遠迎三絕
- 元是戶山莫逆交,宮亭西畔著衡茅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初還故居
- 一陽來復侵侵泰,善類傾心望拔茅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再和王君何定通判韻
- 里舍千頭無舊橘,客程三脊有荒茅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送白判官
- 五老跨羊持色穗,也慶歡喜侯前茅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迎廣帥徐意一大參五首
- 功名到底還堅志,崛起新豐一草茅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送族子春叟游西廣
- 玉川幸有數間屋,子美怕卷三重茅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陳明卿覓瓦蓋屋
- 沙頭只有三家住,爛草檐頭兩把茅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泊曹家沙
- 因悟修身試貪教,不須焚火向三茅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宿葉公棋閣
- 塵事何年解客嘲,十年容易到三茅。 -- 出自唐·熊皎·懷三茅道友
- 家在西湖合澗橋,短籬圍得數椽茅。 -- 出自宋·何應龍·題駱秀才葺故廬疏
- 處處葑田催種麥,家家竹瓦代誅茅。 -- 出自明·鐘惺·江行俳體十二首
- 云山煙海雖深廣,未抵安棲一把茅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送僧秀游海上諸山
- 寄語王家早營葺,他時相對我衡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游臞庵
- 翁媼語人年歲好,屋山添得一層茅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田父吟五首
- 頑獨齊前翠色交,倏然一榻掩衡茅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頑獨
- 野月散衣間弄笛,墟煙隔水見編茅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吳仲恭翠微樓九日落成和謝皋羽
- 老奴發禿?亦雙足,猶戀遺基葺茅屋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廢宅行
- 何為眷戀米三斗,便可經營宅一茅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至學省作
- 讀罷騷經手自抄,紉蘭歸計勝誅茅。 -- 出自宋·柴隨亨·江行即事
- 浮玉故鄉驚上國,埋丹清夢記中茅。 -- 出自宋·陳序·游茅山和諸侄
- 野彴低楓盈尺水,竹籬深護數家茅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又次韻答克修
- 公侯復始須廊廟,爾汝忘形未草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呈孟君復能靜使君二首
- 成名永保傳青簡,臨事終當藉白茅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用前韻酬孟君復二首
- 潦倒山林已二毛,忽聞□□下衡茅。 -- 出自宋·高遁翁·甥舅同登進士亦世之不易得者今幸逢其會因吟
- 博學多聞予所仰,喜君攜笈過衡茅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殘編
- 誰是錦里秋風客,不放三重屋上茅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題趙子德修屋疏二首
- 玉澤返嬰看驗術,少微山是小三茅。 -- 出自宋·齊唐·仙茅
- 寄語諸郎須祓滌,一床書卷共衡茅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十村絕句
- 荒園日日涉蓬高,破屋年年蓋把茅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秣陵寓居
- 萬里家山懷五老,各年活計卻三茅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出郊訪沈洞主一首
- 仙郎不憶青綾被,辛苦江頭一把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屋初立木過安仁見之約再過不果聊寄二詩以見
- 多病未能從五柳,避喧端欲老三茅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寄米元暉
- 父老為言五代時,有婆姓方氏結茅嶺巔兩鬢皤。 -- 出自宋·許仕叔·堆婆石
- 東閣詩才猶腹稿,西湖人物尚衡茅。 -- 出自宋·易士達·和梅花韻
- 東來孤鶴下林梢,破屋蕭條不剪茅。 -- 出自明·張簡·次韻慶云衲二首
- 焚輪夜起狂終朝,直憂卷屋掀重茅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終風行
- 小葺樓居抵燕巢,不愁風怒卷重茅。 -- 出自明·錢謙貞·歲暮書齋即事次夕公韻四首
- 天地生我死我自有處,何有一撮茅土為瀍帷?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董烈婦行
- 八月秋高風怒號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茅屋為秋風所破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