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在第1個字的詩句
若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若到縣封修政術,漢南良牧是元龜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送張及之任谷城
- 若值山東豪俠問,嵇生慵更作書題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新秦送人東歸
- 若非故友憐衰病,誰肯凌晨訪寂寥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中感體元上人見訪
- 若便干戈為揖讓,夷齊終不死空山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夷齊廟
- 若向云中見雞犬,可能渾忘姓劉人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寄靈仙觀舒職方學士
- 若驚曾為寵,見嫉不因賢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歲晚感事
- 若使菁莪逢此地,也應同喜育良材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和錢學士見謝新栽竹
- 若使當時嫌遠宦,海隅何得有歡聲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題庾嶺三亭詩·叱馭樓
- 若待四體肥,斯民無愁色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河決
- 若紀成功鏤金板,能文韓愈自相隨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寄叔文
- 若有塵埃何處隔,此中自是少塵埃。 -- 出自宋·石象之·東掖四絕句·隔塵亭
- 若有塵埃何處隔,此中自是少塵埃。 -- 出自宋·石象之·東掖四絕句·隔塵亭
- 若見江魚須痛哭,腹中曾有屈原墳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論文
- 若游金貂市,時見太古冠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謝崔象之示詩稿
- 若見門人舊題處,亦須披拂記曾來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綠紹興府教授秋
- 若許追攀及格,稍容積漸盈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三和
- 若非事業驚當仁,也合文章作近臣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羅機宜秩滿東歸三首
- 若許為氓仁政里,一廛煙水受漁郎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送新潛江滕令
- 若訥希文受責均,前賢初豈有冤親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讀本朝史有感十首
- 若人固自泰山雨,詎肯作我稽山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張安撫
- 若把安榮觀后進,百年未抵一年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王司理二首
- 若無橫賦深剝床,我欲間舍雞林鄉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建平縣道中
- 若容跛鰲追高步,勿卹驅塵小作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前韻謝王主簿二首
- 若為古堰千龜裂,得似詞源萬斛傾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連通州禱雨彌勒像二絕句
- 若為喚得攖寧起,看破浮云合更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讀攖寧詩集效其體寄荊門趙守二首
- 若要興減繼絕,不妨動地驚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王安撫六言十首
- 若令久其事,所補可勝數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和總領陳大卿告老二十韻
- 若令到天闕,定合簉鵷羽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黃司戶改官東歸
- 若有新篇無告訴,不妨題寫寄江東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留別南湖二首
- 若向南湖談世事,老夫只得去池陽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留別南湖二首
- 若為得似張公子,臥聽穿林打葉聲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行香退過南湖主人未起
- 若非堯女哭,即是楚臣啼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欸乃歌
- 若使能詩有奇句,無因送與冷官來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沈醫送苔梅自云恨不能詩
- 若比商州王副使,預先才得一年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三十七歲初見白發詩
- 若使荊公作譜,卻須派出東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次韻菊花譜系四首
- 若到江濱逢九肋,為言稀有是輕生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再送陳沅江
- 若教當日逢斯影,肯道扁舟盡興還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仆在會稽泛舟至剡中是時雪遲梅子煙外萬枝夾
- 若知此事為當然,千金莫換長門賦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白頭吟一首
- 若值秋風小搖落,只應無奈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將口香積院僧軒東望甚遠
- 若語當年上春事,總輸凡木后開花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偶成梅詠三首
- 若節春秋,皇帝戾止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紹興中興上復古詩
- 若人抱奇節,勁氣千云霄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馮貫道之東川轉而之行在
- 若縱金門步,永遺塵外蹤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游下巖寺先是劉寶學約於此相聚既而先進舟遂
- 若追甘露事,忠首定丹青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王寶學挽詞二首
- 若認諸空猶是妄,莫言眾有便非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再次前韻六首
- 若使風標公子見,亦應慚恨不如君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詠鶴五首
- 若向這里活眼不開,平地上死人更是無數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二十五首
- 若是向上巴鼻,畢竟何曾會得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二十五首
- 若還別覓安心法,客路漫漫何處歸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偈頌十二首
- 若論調羹事,還他一日長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馮叔炎梅桂二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