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在第8個字的詩句
花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去春會處今春歸,花數(shù)不減人數(shù)稀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傷舊游
- 百丈深澗里,過時花欲妍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
- 月明江路聞猿斷,花暗山城見吏稀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柳使君赴袁州
- 不及流鶯日日啼花間,能使萬家春意閑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聽鶯曲
- 雨馀山景寒,風(fēng)散花光夕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東林精舍見故殿中鄭侍御題詩,追舊書情,涕
- 寧知白日晚,暫向花間語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相和歌辭·相逢行
- 到處無留滯,梁園花欲稀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送開封盧少府
- 風(fēng)澹意傷春,池寒花斂夕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三月三日寄諸弟兼懷崔都水
- 攜手更何時,佇看花似霰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再游西郊渡
- 朝出自不還,暮歸花盡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暮相思
- 豈無終日會,惜此花間月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暮相思
- 廣陵三月花正開,花里逢君醉一回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酬柳郎中春日歸揚(yáng)州南郭見別之作
- 開闈正亂流,寧辨花枝處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對春雪
- 朗詠竹窗靜,野情花徑深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酬秦征君、徐少府春日見寄
- 倚檻云來去,閉簾花送迎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將母赴贛道西昌
- 黃花弄朝露,古人花飛埃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戲馬臺
- 雁將回處驚帆落,花未開時怯笛催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衡守宋安序送行詩
- 須得花性情,不假花頭目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梅谷相士
- 君不見芳樹枝,春花落盡蜂不窺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塞下曲(賀蘭作)
- 鶴棲峰下青蓮宇,花發(fā)江城世界春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望鶴林寺
- 若到隋堤望,應(yīng)逢花滿船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張成季往江上賦得垂楊
- 平明走馬上村橋,花落梅溪雪未消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冬夜送人
- 便寄相思札,緘封花下開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劉式洛中覲省
- 晴來鳥思喜,崦里花光弱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曉次神景宮
- 蕊香亦似浮金靨,花樣還如鏤玉錢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白菊
- 應(yīng)笑病來慚滿愿,花箋好作斷腸文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病后春思
- 朝采蓮,暮采蓮,蓮花艷冶蓮葉鮮。 -- 出自明·于謙·采蓮曲
- 乍吃黃連心自苦,花椒麻住口難開。 -- 出自明·于謙·擬吳儂曲(三首)
- 蟻穴夢魂人世,楊花蹤跡風(fēng)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西江月·月側(cè)金盆墮水
- 其奈風(fēng)情債負(fù),煙花部、不免差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滿庭芳·初綰云鬟
- 歡極嬌無力,玉軟花欹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千秋歲·世間好事
- 飲散燈稀,背銷落花深院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河傳·心情老懶
- 人去洲渚在,春回花草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陪師厚游百花洲盤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曇哭謝安
- 身前身後與誰同,花落花開畢竟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觀化十五首
- 朝廷無事君臣樂,花柳多情殿閣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五首
- 江山也似隨春動,花柳真成觸眼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文潛立春日三絕句
- 仰看實(shí)離離,憶見花纂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
- 燕濕社翁雨,鶯啼花信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春游別說道二首
- 酒船魚網(wǎng)歸來是,花落故溪深一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
- 但見受墨無聲松花發(fā),頗似龍尾琢紫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和公擇舅氏雜言
- 惜絲不肯織宮鞋,花月仙人謫下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出池藕花
- 鶖子怕沾天女花,花前竹外是誰家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維摩詰畫贊
- 人語車聲喧法曲,花光樓影倒晴天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宋懋宗三月十四日到西池都人盛觀翰林公
- 李侯別館鎖春陰,花徑吹香可細(xì)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避暑李氏園二首
- 黃撫路口,雪里開花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承天寶禪師贊
- 迎燕溫風(fēng)旎旎,潤花小雨斑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子瞻繼和復(fù)答二首
- 畫燭如椽吐白虹,花枝圍坐紅相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送蘇太祝歸石城
- 雨罷山澤明,日長花柳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元翁坐中見次元寄到和孔四飲王夔玉家長韻因
- 聞道潘河陽,滿城花秀發(fā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二月二日曉夢會于廬陵西齋作寄陳適用
- 人聲市朝遠(yuǎn),簾影花光涼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觀秘閣蘇子美題壁及中人張侯家墨跡十九紙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