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驛外清江十里秋,雁聲初到荻花洲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崇安縣驛
- 弦管未嫌驚鷺起,塵埃無奈污花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真珠園泛舟至孤山
- 今日鬢絲禪榻畔,茶煙輕揚落花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禪院
- 莫怪杏園憔悴去,滿城多少插花人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杏園
- 水殿半傾蟾口澀,為誰流下蓼花中? -- 出自唐·杜牧·題壽安縣甘棠館御溝
- 韶光明媚,輕煙淡薄和氣暖,望花村、路隱映,搖鞭時過長亭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引駕行·紅塵紫陌
- 想帝里看看,名園芳樹,爛漫鶯花好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古傾杯·凍水消痕
- 未省、宴處能忘管弦,醉里不尋花柳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笛家弄
- 室外獨留滋卉地,年來幸得養(yǎng)花天。 -- 出自近代·魯迅·惜花四律--步湘州藏春園主人韻
- 畫欄桂樹懸秋香,三十六宮土花碧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金銅仙人辭漢歌
- 徑穿復道游椒房,龍裘金玦雜花光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榮華樂( 一作東洛梁家謠)
- 君心未肯鎮(zhèn)如石,妾顏不久如花紅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有所思
- 新槽酒聲苦無力,南湖一頃菱花白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江樓曲
- 中軍留醉河陽城,嬌嘶紫燕踏花行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貴主征行樂
- 全勝漢武錦樓上,曉望晴寒飲花露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拂舞歌辭
- 蠻娘吟弄滿寒空,九山靜綠淚花紅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湘妃
- 試問酒旗歌板地,今朝誰是拗花人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酬答二首 其二
- 武陵山下朝買船,風吹宿霧山花鮮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春
- 九十日春渾得雨,故應留潤作花時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春雨
- 蝴蝶豈能知夢事,蘧蘧飛墮晚花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夢
- 種玉亂抽青節(jié)瘦,刻繒輕染絳花圓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石竹花
- 擸得一枝猶好在,可憐公子惜花心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殘菊
- 一抹明霞黯淡紅,瓦溝已見雪花融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初晴
- 九疑聯綿皆相似,負雪崔嵬插花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劉貢甫謫官衡陽
- 春去自應無覓處,可憐多少惜花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惜春
- 楊柳初回陌上塵,煙脂洗出杏花勻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陳橋
- 野草自花還自落,落時還有惜花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越人以幕養(yǎng)花因游其下二首
- 到得月年官又滿,不知誰見此花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縣舍西亭二首
- 到日桃花應已謝,想君應不為花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送陳靖中舍歸武陵
- 坐聽楚謠知歲美,想銜杯酒問花期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籌思亭
- 憶我舊時光宅路,依然桑柳映花繁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城東示深之德逢
- 昔人倨堂有妙理,高座翳繞天花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光宅寺
- 風雪豈知行客恨,向人更作落花飛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遇雪
- 月落烏啼云雨散,游童陌上拾花鈿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踏歌詞
- 紫陌紅塵拂面來,無人不道看花回;玄都觀里桃千樹,盡是劉郎去后栽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玄都觀桃花
- 有時妝成好天氣,走上皋橋折花戲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泰娘歌
- 口不言功心自適,吟詩釀酒待花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令狐相公初歸京國賦詩言懷
- 二八笙歌云幕下,三千世界雪花中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福先寺雪中酬別樂天
- 風韻漸高梧葉動,露光初重槿花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謝竇員外旬休早涼見示詩
- 遙想長安此時節(jié),朱門深巷百花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傷循州渾尚書
- 共羨府中棠棣好,先于城外百花開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同樂天送河南馮尹學士
- 春已暮,冉冉如人老,映葉見殘花,連天是青草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春曲三首
- 紛綸暉映互明滅,金爐星噴鐙花發(fā)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秋螢引
- 湖煙始開山日高,迎風吐綬盤花絳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吐綬鳥詞
- 樓下芳園最占春,年年結侶采花頻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城內花園頗曾游玩,令公居守亦有素期,適春
- 聞道唐州最清靜,戰(zhàn)場耕盡野花稀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重寄絕句
- 猿狖窺齋林葉動,蛟龍聞咒浪花低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義舟師卻還黔南
- 遙想敬亭春欲暮,百花飛盡柳花初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宣州崔大夫見寄
- 花開易見落難尋,階前悶殺葬花人;獨倚花鋤淚暗灑,灑上空枝見血痕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葬花吟
- 桃花簾外開仍舊,簾中人比桃花瘦;花解憐人花也愁,隔簾消息風吹透。 -- 出自清·曹雪芹·桃花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