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在第13個字的詩句
花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江國春風吹不起,鷓鴣啼在深花里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頌一百則
- 丹闕尚遙芝檢密,訟庭閑列蘚花重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和范監簿
- 昔日云巖曾漏泄,金輪王子寶花冠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燮理盡歸臣相事,輪王不載寶花冠。 -- 出自宋·釋子淳·頌古一○一首
- 長憶江南三月里,鷓鴣啼處百花香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萬木生秋風自涼,庭前一陣桂花香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法立上人
- 不待千山消盡雪,小紅已到杏花枝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時覺寺在在堂十二首
- 水繞陂田竹繞籬,榆錢落盡槿花稀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村居
- 燕子不來人獨自,東風扶我趁花行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無題
- 死耶禽耶兩不知,流傳想像寄花枝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虞美人草
- 今朝起揀白髭須,未能免俗為花娛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十二月十七日歸故園酌紅梅花下
- 不學前村百舌兒,說非說是搖花柳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退之謂以鳥鳴春往往為以夏鳴耳古人麥黃韻鸝
- 平生愛花入骨髓,白頭出沒與花似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平皋木芙蓉千株爛然云錦醉行其中如游芙蓉城
- 欲逐鴟夷江海去,西風無奈稻花香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七月十五日競傳有鐵騎八百來屠寧海人懼罹仙
- 水仙山礬何足道,此花便是梅花兄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詵十二弟以冬菊盆為余壽此花品金色而中心作
- 有色無聲形制具,不得隨俗插花枝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老銅壺
- 野老門前栽一樹,才開桐角此花開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詠紫荊花
- 翡翠簾前云氣紫,珊瑚枝上雪花紅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乾明節祝圣壽
- 書幌靜憐斜月鑒,窗燈寒帶落花挑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秋聲有懷寄副翰宋白舍人
- 黃鸝啼多芳草遠,青梅子重楊花飛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送春
- 俾與霓裳羽衣曲,遞相奏向梨花園。 -- 出自宋·四錫·紫云曲
- 幾度采桑歸較晚,阿孃疑看落花愁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村姑二首
- 二麥曉寒新雨后,一年春事落花中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題象山縣棲霞觀應真亭簡住持張弱士
- 吾道正歸公造化,暖風須到落花枝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寄呈檢正徐侍郎
- 漁屋試霜蘆葉老,酒家留客豆花香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出陸
- 山匝濃云水匝天,秋容黯淡荻花邊。 -- 出自宋·宋伯仁·雨中遠望
- 天末歸帆何處宿,釣船獨在蓼花傍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句
- 早晚春風動地來,消盡寒威百花發。 -- 出自宋·宋構·關山雪
- 日暮渚田微雨后,鷺鸞閒暇稻花涼。 -- 出自宋·宋光宗·題陸瑾漁家風景圖
- 夜泊尋陽宿酒樓,琵琶亭畔獲花秋。 -- 出自宋·宋敏求·九江琵琶
- 昨日杏園春宴能,滿身紅雨帶花歸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唐人四馬卷
- 簇仗回來玉勒間,黃門牽向落花間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唐人四馬卷
- 苜蓿地間春早遍,葡萄宮廢野花開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舊內臣家老馬
- 聽得語聲嬌不見,隔簾佯喚賣花人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西湖所見
- 淡染云霞五色衣,杏壇朝罷對花披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游三茅華陽諸洞
- 獻果去尋幽洞遠,攀蘿來撼落花香。 -- 出自宋·宋無·猿
- 每歲惟呈簇金帖,新春不和彩花詩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皇帝合春帖子六首
- 路近煙霄經棧險,山如錦繡見花繁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送唐安虞部趙侯
- 秋波泠泠泛紅葉,春天波蕩桃花節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咸陽縣令求清渭樓詩和何子應長句
- 不獨云霞可招隱,溪流常送落花來。 -- 出自宋·孫抗·棲霞洞
- 視紫筍若奴臺兮,又何論乎石花。 -- 出自宋·孫因·越問·越茶
- 杉松廡門森老蒼,佛屋深夜幡花香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夜深至寧奄見壁間端禮昆仲倡和明日次其韻
- 千頃東湖風月中,去年厭看藕花紅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寄史同叔開叔
- 雷吼無聲電睛墜,伏犀骨斷漆花膩。 -- 出自明·唐肅·智伯頭飲器歌
- 二十余年如一夢,歸來五度見花開。 -- 出自宋·陶夢桂·老梅
- 沈瘦難禁詩作魔,年年詩句為花多。 -- 出自宋·滕岑·惜梅
- 煙云改變異狀出,草樹點綴疏花妍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山行
- 風洋霞光笛聲晚,云壓雁影芒花秋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汪顏復秋江堂
- 一日二子各兩屐,踏碎一徑松花黃。 -- 出自宋·汪炎昶·俞伯初見訪示吳髓詩既去而江和叔至甚恨相后
- 那似岐周有篆銘,雨淋青處土花生。 -- 出自·王賓·石鼓(石城山西靈巖山也。舊說石鼓鳴即兵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