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花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何事蒼苔數點紅,曉來花片落春風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落花
- 蟲蛇誰閉戶,草木自開花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冬溫
- 風色微和日晝明,小欄花卉新芽生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嘉佑辛丑蒙召還京二月八日道過陸氏之門因觀
- 晝軒夢覺開前櫳,畫欄花草意氣雄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甲辰閏月初伏快雨涼風晝眠初覺庭前小欄花木
- 秋欄疏索水葒花,坐見花邊日向斜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銓舍后軒
- 愿將瓊樹隔花看,一一花房暗相值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二日
- 日照溪山生翠光,春深花草雜幽香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建造寺奉先院
- 醉后歸來月滿衣,重重花影帽簾欹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醉后
- 來時不似人間世,日暖花香山鳥啼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訪陳處士
- 急雨初收宮殿明,紅薇花落暑風清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閣下晝眠
- 千聲鳳吹朱門里,一番花香谷雨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寒食樂詞
- 不計陰晴與風雨,卷簾花蘤在尊前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十六日會飲駱園
- 一莊千古月,三徑四時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卜居
- 一春行樂誰為伴,羞見花前蛺蝶飛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春情四首
- 春色滿山歸不去,柝桐花裹畫眉啼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春日北山二首
- 莫坐庭前石,怕傷苔蘚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秋日入無量院
- 短籬紅槿樹,深徑碧苔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古廟
- 所欠短檐晴景好,拆桐花月共扶疏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小樓雨中
- 林閒數點雪,錯認是梅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建昌道上
- 乍寒拋白苧,臨晚見黃花。 -- 出自宋·高翥·度仙霞嶺
- 回塘風起波文細,刺桐花里門斜閉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菩薩蠻·回塘風起波文細
- 曲檻日初斜,杜鵑啼落花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菩薩蠻·回塘風起波文細
- 休暈繡,罷吹簫,貌逐殘花暗凋。 -- 出自宋·李珣·望遠行·春日遲遲思寂寥
- 白晳通侯最少年,揀取花枝屢回顧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圓圓曲
- 系春心情短柳絲長,隔花陰人遠天涯近。 -- 出自元·王實甫·仙呂 混江龍
- 玄鳥雙雙飛,杏林初發花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田家即事答崔二東皋作四首
- 朝來仙閣聽弦歌,暝入花亭見綺羅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武平一員外游湖五首時武貶金壇令
- 不言沁園好,獨隱武陵花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玉真公主山居
- 此時野客因花醉,醉臥花間應不知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春日
- 光含半床月,影入一枝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路支使小池
- 十余莖野竹,一兩樹山花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詹碏山居
- 山陰道士吟多興,六出花邊五字成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雪中寄殷道士
- 才到河灣分首去,散在花間不知處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采蓮
- 六幅輕綃畫建溪,刺桐花下路高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題畫建溪圖
- 閑來卻伴巴兒醉,豆蔻花邊唱竹枝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蜀中
- 郭中云吐啼猿寺,山上花藏調角城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越中言事二首(咸通八年瑯琊公到任后作)
- 童扳鄰杏隳墻瓦,燕啄花泥落砌莎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感懷寄盧給事二首
- 只應寒夜夢,時見故園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下曲七首
- 赤落蒲桃葉,香微甘草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翠擁槿籬泉亂入,云開花島雉雙飛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避寇游成福山院
- 古驛劍江分掩映,畫旗花舫下喧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送鄭使君
- 松聲高似瀑,藥熟色如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秋居寄王相公三首
- 碧云詩里終難到,白藕花經講始終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新定宋使君
- 水精一索香一爐,紅蓮花舌生醍醐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題弘顗三藏院
- 今日灞陵陵畔見,春風花霧共茫茫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灞陵戰叟
- 三月蠶猶小,女人來采花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濟渡不造筏,漂淪為采花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涼飛玉管來秦甸,暗裊花枝入楚宮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風
- 紫袖長衫色,銀蟬半臂花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公子行
- 深如綺色斜分閣,碎似花光散滿衣。 -- 出自唐·韓琮·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