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7個字的詩句
色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三千銀界俱呈色,十二珠簾總上鉤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又次丁端叔韻
- 濃翠真欲滴,秀色幾可餐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資政當山堂
- 巧隨砑光花,傅色濕丹綠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盧甥申之自吳門寄顏樂間畫箋
- 山氣日夕佳,秀色幾可餐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石時亨飽山閣
- 劉郎鸞棲海瀕色,不減向來人姓習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劉仲起主簿
- 營求思舊學,物色訪君方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物色訪嚴光詩
- 輕帆幾來往,山色澹如故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宿佛日山
- 嶺南日日望行色,湖南百姓爭臥轍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送張倉移漕廣西
- 回雁峰前再秋色,哀矜折獄多陰德。 -- 出自宋·舒邦佐·送孫憲就任除秘監(jiān)赴召
- 慚忻月色分山色,所恨蛙聲亂水聲。 -- 出自宋·吳鎰·野石巖
- 歡事一時足,黃色兩眉開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水調歌頭·林梢掛弦月
- 指日安輿奉顏色,彩衣容與戲庭除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松坡劉迂詩四首
- 云黯江南失春色,可堪杜宇更銷魂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江西宋漕三首
- 無端風雨妒顏色,半吐芳心向晚天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雨中惜海棠花四首
- 祥氛郁華居,喜色生緹屏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壽岳陽林倅
- 好著新晴送行色,莫教風雨漫彷徨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送春四首
- 變化乾坤同一色,覺星躔、斗柄皆回互。 -- 出自宋·京鏜·賀新郎·試與姮娥語
- 落筆驚風雨,潤色煥皇猷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水調歌頭·形勝訪淮楚
- 絡緯勉婦織,暮色凄房櫳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秋懷十首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為韻
- 千巖如獻狀,秀色疊層巘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未至池陽五里有齊山寺后巖石巉然緣崖而上絕
- 冰霜不變沍寒色,溪壑次第回春姿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冬十月百卉盡勞
- 征涂萬煙樹,行色一秋蓬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夾江
- 我車昔載脂,柳色初濯濯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感事
- 柁師苦要貪行色,不肯系船尋酒酤。 -- 出自宋·楊冠卿·洪溪口
- 院落韶光歸柳色,郊原耕信到菖芽。 -- 出自宋·崔敦詩·淳熙二的春帖子詞·壽圣明慈太上皇后合六首
- 面看逆旆有歸色,足望窮途無好音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旅懷上石似之郎中
- 玄文今尚白,袍色故應藍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再用韻謝王簿來詩褒借過當之意
- 云峰疑燎火,天色轉澄藍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再用韻謝王簿來詩褒借過當之意
- 夜光宜月露,霽色醒松篁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宋宰不赴王倅招有詩次韻
- 萬壑千巖況秋色,明珠白璧更塵埃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林正甫與子中春并命為御史正甫按刑浙東道別
- 宦情元自薄,春色為誰濃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官況
- 露溥仙掌三秋色,風動枝頭十里香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木犀
- 溥溥白露新秋色,楚楚黃裳翠雨襟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人木犀
- 怪爾鬢云非舊色。 -- 出自宋·徐似道·石夫人
- 鄰墻竹千挺,晚色落杯酒。 -- 出自宋·蔡戡·新居用韓昌黎詩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為韻
- 江云有意作晴色,今者薄暮當行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漫興十一首
- 登高謝能賦,物色漫分留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舊懸道中二首
- 稚梅非不佳,顏色終敷腴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老梅
- 臨風為之慟,發(fā)色變蒼蒼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挽李舒州二首
- 投林倦鳥分螟色,滿地落葉無秋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晚晴四首
- 孤篷不難溯,物色因鳴榔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有懷二首
- 陰風忽動地,暮色自遠蒼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有懷二首
- 談端方間起,行色又奔波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留別子肅子儀三首
- 梅添鑿落元同色,竹擁參差半入檐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頃與公擇讀東坡雪后北臺二詩嘆其韻險無窘步
- 野香花襲草,秀色麥侵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春盡
- 不惟稻隴有佳色,菜畦苗葉相與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撫州城外作
- 索馨與茉莉,玉色俱相仍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賦滕彥真家玉桂
- 我懷收柿栗,物色自凄涼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萬安道中二首
- 青山表見花顏色,綠竹增添鷺羽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初十日早立寺門作
- 雖經(jīng)隆冬中,正色不少替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悼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