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7個字的詩句
色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好婦出迎客,顏色正敷愉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隴西行
- 桃花開閬苑,柳色動瑤津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立春帖子·太上皇后閣
- 璧月幾橋留夜色,珠簾十里待春風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送鄧漕移帥揚州二首
- 局勢方迷棋有色,歌聲不發酒無飲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頃創棋色之論邦衡深然之明日府中花會戲成二
- 棋色應同三昧色,牡丹何似九秋丹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頃創棋色之論邦衡深然之明日府中花會戲成二
- 山形不動體,山色含真空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
- 發揮皇佑日,潤色紹興年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明堂慶成二十韻
- 髻頭自笑辜釵色,沙面誰知識帶黃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胡邦衡相過賞金鳳許詩未送邦衡復作木犀會二
- 關譏方且閉,國色已先開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壬戌冬至胡季亨伯信仲威叔賢相過洛花一朵正
- 太微已動哀烏色,應待循良款相垣。 -- 出自宋·周必大·往蒙丘宗元知縣以佳句為壽今承解邱次韻贈別
- 有眼盡迷空裹色,無心方識定中香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梅
- 瀰,翁媼相看顏色啟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翁媼行
- 草脫燒痕非入色,梅收花事又新人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敬次老人即事
- 重來無復拜,春色黯斜暉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鍾太君挽詩
- 出門疏樹無塵色,入內流渠帶野聲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城西射弓挺之以病不至簡示新詩有唯應欠我渭
- 晴明天氣琉璃色,何處峰頭帶雨還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登清風樓
- 霜威寒更清,霽色鮮可染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龜山夜泊書事
- 天上清光開夜色,人間和氣閣春陰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上元進詩
- 雨余山氣兆,黛色淺深染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泗州登馬子山觀漕亭
- 要識年年桃李色,不關春力是恩光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泰靈園書事
- 晴光轉群山,翠色著萬瓦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題延平閣
- 金桃傅粉好顏色,綠醽泛滟深車渠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至和雜書五首·八月一日
- 名園不肯爭顏色,的的夭紅野水濱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耕園驛佛桑花
- 婦姑晚餉猶德色,童稚伺馀窺馌籠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王學士水車
- 不似丹青能借色,若逢霜月定聞聲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和楊龍圖蘆雁屏
- 燒痕經雨活,樹色入溪深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送別陳比部
- 重來草樹驚秋色,零落交朋感舊題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杭州訪吉祥璘上人追感蘇才翁同賞牡丹
- 山光侵雨變,草色到云休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陪尹子漸申安禮宿香山寺
- 遠聲霜后樹,秋色水邊村。 -- 出自唐·任翻·秋晚郊居
- 薄暮難再留,瞑色猶青蒼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遇南廂園叟感賦八十韻
- 西行一千里,暝色生寒樹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長安道
- 池光搖水霧,燈色連松月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應圣觀
- 西山漠漠崦嵫色,北渚沉沉江漢流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同張侍御宴北樓
- 為與天光近,云色成虹霓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奉真觀
- 暮聲雜初雁,夜色涵早秋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題陸山人樓
- 秋山下映宮,宮色宜朝陽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禪塔上溫上人
- 客愁當暗滿,春色向明歸。 -- 出自唐·丁仙芝·京中守歲
- 重霧已應吞海色,輕霜猶自剉花枝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春日
- 斂板塵中無恨色,應緣利祿副晨昏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贈上虞胡少府百篇
- 入樓早月中秋色,繞郭寒潮半夜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寄杭州于郎中
- 西陵曉月中秋色,北固軍鼙半夜聲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貽高讜
- 澄江莫蔽長流色,衰柳難黏自動條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敘雪寄喻鳧(一作杜荀鶴)
- 真風含素發,秋色入靈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詩
- 歸來麟閣上,春色滿皇州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橫吹曲辭·出塞曲
- 春霖閉門久,春色聚庭木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晚閑居寄陳嵩伯
- 燒熛汀島境,月色弟兄吟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靜林別墅胡進士兄弟
- 吳山兼鳥沒,楚色入衣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過鄱陽湖
- 別離無古今,柳色向人深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歸故林別知己
- 只應唯有西山色,依舊崔巍上寺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再到鐘陵作
- 忽然富貴貪財色,瓦解冰消不可陳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