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7個字的詩句
色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星斗半沈蒼翠色,紅霞遠照海濤分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宿王屋天壇
- 鐘聲催野飯,秋色落寒潮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送僧歸閩中舊寺
- 秋光獨鳥過,暝色一蟬悲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攄情留別并州從事
- 粉痕疑檢玉,黛色訝生苔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府試觀開元皇帝東封圖
- 長亭晚送君,秋色渡江濆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江亭贈別
- 軍書發上郡,春色度河陽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古塞下曲
- 岸陰止鳴鵠,山色映潛虬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寄萬齊融
- 桃花開翠幕,柳色拂金鞍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竇參軍
- 云華滿高閣,苔色上鉤欄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圣善閣送裴迪入京
- 寄書春草年年色,莫道相逢玉女祠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
- 樹陰移草上,岸色透庭間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慈恩寺貽楚霄上人
- 何處寄煙歸草色,誰家送火在花枝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鐘陵寒食日與同年裴顏李先輩鄭校書郊外閑游
- 春流無舊岸,夜色失諸峰。 -- 出自唐·曹松·九江暮春書事
- 山行露變茱萸色,水宿風披菡萏香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客自兩河歸江南
- 池光秋鏡澈,山色曉屏寒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晨至南亭呈裴明府
- 暫移羅綺見山色,才駐管弦聞水聲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將歸姑蘇南樓餞送李明府
- 花光晴漾漾,山色晝峨峨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春望思舊游
- 晴光五云疊,春色九重深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春日奉獻圣壽無疆詞十首
- 爐香深內殿,山色明前除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和盧諫議朝回書情即事寄兩省閣老,兼呈二起
- 歌聲仍隔水,醉色未侵花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春晚東歸留贈李功曹
- 塵光分驛道,嵐色到人煙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同趙校書題普救寺
- 只應將日月,顏色不相饒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春雪題興善寺廣宣上人竹院
- 蘭姿丈人圃,松色大夫家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題表丈三大夫書齋
- 政引風霜成物色,語回天地到陽和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上裴中丞
- 蕙香因曙發,松色肯寒移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懷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
- 曙華分碣石,秋色入衡陽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上劉侍中
- 定愛紅云燃楚色,應看白雨打江聲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陳判官罷舉赴江外
- 金張許史伺顏色,王侯將相莫敢論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漢宮少年行
- 安知我有不平色,白日欲顧紅塵昏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輕薄篇
- 自憐十五馀,顏色桃花紅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長干行
- 清光溢空曲,茂色臨幽澈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竹溪
- 勞師問家第,山色是南鄰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答廣宣供奉問蘭陵居
- 天暝豈分蒼翠色,歲寒應識棟梁材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題凈眾寺古松
- 蟲聲移暗壁,月色動寒條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秋夕與王處士話別
- 泉聲喧暗竹,草色引長堤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河南鄭少尹城南亭送鄭判官還河東
- 嵯峨天姥峰,翠色春更碧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曾東游以詩寄之
- 川流通楚塞,山色繞徐方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
- 鐃聲發大道,草色引行騶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同樊潤州游郡東山
- 鐘聲野寺迥,草色故城空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與張補闕、王煉師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臺寺
- 南望千山如黛色,愁君客路在其中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魯山送別(一作劉長卿詩)
- 猿聲比廬霍,水色勝瀟湘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康判官往新安賦得江路西南永(一作劉長卿
- 滿酌濃酹假顏色,顏色不揚翻自笑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鑷白曲
- 愁見瘴煙遮路色,厭聞溪水下灘聲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醉中看花因思去歲之任
- 霞泛水文沈暮色,樹凌金氣發秋光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九日郡齋有感
- 一尺圓潭深黑色,篆文如絲人不識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靈臺家兄古鏡歌
- 煙光正入南山色,氣勢遙連北闕春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天街
- 卷簾陰薄漏山色,欹枕韻寒宜雨聲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題竹
- 為向西窗添月色,豈辭南海取花栽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亭臺
- 秋聲和遠雨,暮色帶微陽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陜州題河上亭
- □聲潑火雨,柳色禁煙村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蘇州寒食日送人歸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