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色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巫山彼美神,秀色發(fā)朝云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巫山園
- 秋聲動(dòng)群木,暮色起千山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句
- 橋橫水木已秋色,赤倚云峰正晚晴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上晚歸
- 衡茅林麓下,春色已微茫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山村冬暮
- 天形孤鳥晚,煙色大江春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寄臨川司理趙時(shí)校書
- 數(shù)崦林蘿攢野色,一崖樓閣貯天形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峽石寺
- 閑門自掩蒼苔色,來客時(shí)驚白鳥飛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湖上隱居
- 人煙時(shí)亦有,海色自如空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史殿省典封州
- 前巖百本長(zhǎng)松色,及早回來帶雪看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送易從師還金華
- 今日凄涼舊春色,可堪煙雨近黃昏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春日懷歷陽后園游兼寄宣城天使
- 七歲豐茸好顏色,八歲黠惠能言語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邯鄲宮人怨
- 何知漢帝好容色,玉輦攜歸登建章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邯鄲宮人怨
- 一朝天子賜顏色,世上悠悠應(yīng)自知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長(zhǎng)安道( 一作宋之問詩)
- 佩服瑤草駐容色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四時(shí)白纻歌 冬白纻
- 陽臺(tái)氤氳多異色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江南弄 朝云曲
- 為憐清香與正色,欲搴更惜常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菊花
- 漢姬尚自有妒色,胡女豈能無忌心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明妃曲二首
- 商聲動(dòng)猶微,秀色觸已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桐樹
- 喬柯與長(zhǎng)谷,秀色故未浼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秋聲
- 雪景鮮妍猶弄色,柳條蔥蒨已抽萌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后
- 非同世俗顧顏色,所慕少壯成功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初夏有感
- 炎埃滅無遺,古色萬里興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冬暮感懷
- 中原相觀嘆失色,胡騎日肥妖氣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胡使
- 塵氛見荒林,物色存古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山水屏
- 春楓千樹變顏色,遠(yuǎn)水靜照紅霞衣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聽鵲寄家人
- 引望誰倚樓,秀色亂目睛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詠
- 萬物去覆冒,顏色皆復(fù)常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詠
- 寒梅數(shù)綻少顏色,霰雪滿眼常相迷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山茶花
- 渚梅江柳弄佳色,林鳥野蜂吟好聲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關(guān)彥遠(yuǎn)
- 正嗟天之高,玉色萬里凈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喜寒
- 一杯能變愁山色,三箋全迥冷谷春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鷓鴣天·天上人間酒最尊
- 風(fēng)流才子傾城色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菩薩蠻·風(fēng)流才子傾城色
- 春風(fēng)寂寞花無色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菩薩蠻·鄉(xiāng)關(guān)散盡當(dāng)年客
- 月明處處添秋色,一束芙蓉正洗妝。 -- 出自明·王微·秋集石湖分得妝字
- 岸香蕃舶月,洲色海煙春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雜題九首
- 愁看地色連空色,靜聽歌聲似哭聲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淅上(一作江浙上,是今鄖陽府,地在秦楚之
- 沙痕傍墟落,風(fēng)色入牛羊。 -- 出自唐·司空?qǐng)D·河上二首
- 獨(dú)閉柴荊老春色,任他陌上暮塵紅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次韻和復(fù)古春日五絕句
- 晴陽浮地末,寒色斂天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早春
- 寂寥封馬鬣,秋色凈松林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待讀王文公挽歌二首
- 窮邊已深夏,氣色耿清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夏日
- 違離詎幾時(shí),風(fēng)色變寒溫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始平公見寄八韻
- 盡日玉盤堆秀色,滿城鄉(xiāng)轂走香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君貺寧河陽侍中牡丹
- 臺(tái)頭日暖分三色,林下風(fēng)清共一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史誠(chéng)這謝送張明叔梅臺(tái)三種梅花
- 紛披兩疏翠,煙色宜秋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邵不疑廳薜荔及竹
- 恩輝同日至,喜色共春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趙殿孫歸成都
- 靈臺(tái)帶余雪,寒色未他收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早春寄東郡舊同僚
- 不齧東山根,土色渥如丹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壽安雜詩十首·藏珠石
- 龍顏薄笑春,喜色連傍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福東廂詩·觀試騎射
- 夜聲通旅枕,曉色弄晴暉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和雪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