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5個字的詩句
色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竹晦南汀色,荷翻北潭影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山亭夜宴
- 復嶂迷晴色,虛巖辨暗流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焦岸早行和陸四
- 高軒曖春色,邃閣媚朝光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元日
- 拂潮云布色,穿浪日舒光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春日望海
- 映庭含淺色,凝露泫浮光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芳蘭
- 結葉繁云色,凝瓊遍雪華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喜雪
- 還持今歲色,復結后年芳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賦得殘菊
- 綴條深淺色,點露參差光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詠桃
- 日晃百花色,風動千林翠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初晴落景
- 笑樹花分色,啼枝鳥合聲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月晦
- 晚煙含樹色,棲鳥雜流聲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賦得白日半西山
- 組練輝霞色,霜戟耀朝光。 -- 出自唐·李世民·正日臨朝
- 天明視顏色,與故不相似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秋懷詩十一首
- 是節飽顏色,--孟郊茲疆稱都城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城南聯句
- 飲中相顧色,送后獨歸情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李員外院長分司東都
- 水容與天色,此處皆綠凈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東都遇春
- 面猶含瘴色,眼已見華風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自袁州還京行次安陸,先寄隨州周員外
- 金刀動秋色,鐵騎想風塵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詠懷古意上裴侍郎
- 低河耿秋色,落月抱寒光。 -- 出自唐·駱賓王·秋日送尹大赴京
- 雨罷饒晴色,松陰轉午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寒食相將諸子游翟得園十詩
- 要與水爭色,仍復菊敵香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正月三日宿范氏莊四首
- 何曾動聲色,一笑付權衡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近故太師左丞相魏國文忠京公挽歌辭三首
- 晨曦耿五色,宿靄炊四徹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丁未元月
- 江樹深春色,村雞薄晚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遣悶
- 根器受正色,非緣學黃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多稼亭前黃菊
- 傍人殊秀色,以酒更風光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鵝兒黃似酒
- 顏行有喜色,廝役爭奔隨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七月十日大雨曉霽,登碧落堂
- 黃菊有佳色,寒水各依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胡季亨贈集句古風,效其體奉酬
- 暮天無定色,過鳥有歸聲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夏夜露坐二首
- 樓子燕脂色,燈前艷更鮮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燕脂樓子
- 與花不同色,與竹元同德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題王才臣南山隱居六詠·松庵
- 生酒清無色,青梅脆有仁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辛丑正月二十五日游蒲澗晚歸
- 雙樹有古色,一幾非今樣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薌林五十詠·三老亭
- 既見萬古色,頗盡一物由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
- 汀洲芳杜色,勸爾暫垂綸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送喬林
- 草濃河畔色,槐結路旁陰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詠青
- 不能辜物色,乍可怯春寒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游
- 白珩無顏色,垂棘有瑕累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雜曲歌辭·出門行
- 肌膚無瘴色,飲食康且寧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思歸樂
- 金埋無土色,玉墜無瓦聲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思歸樂
- 不似秋冬色,逼人寒帶霜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月
- 鼓鼙催暝色,簪組縛微軀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春分投簡陽明洞天作
- 碾玉無俗色,蕊珠非世言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東川李相公十六韻
- 種花有顏色,異色即為妖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酬劉猛見送
- 非專愛顏色,同恨阻幽遐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感石榴二十韻
- 霞朝澹云色,霽景牽詩思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元和五年予官不了,罰俸西歸,三月六日至陝
- 可惜暗澹色,無人知此心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桐花
- 上以奉顏色,馀以及親賓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和樂天初授戶曹喜而言志
- 紅芳憐靜色,深與雨相宜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賦得雨后花
- 寒香與晚色,消受掌中杯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菊花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