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5個字的詩句
色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圣制呈春色,周流遍八埏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奉和御制寒食十韻
- 舊山臨海色,歸路到天涯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送江為歸嶺南
- 瘴煙迷海色,嶺樹帶猿聲。 -- 出自宋·孟貫·送人游南越
- 寒艷芳姿色盡明。 -- 出自唐·幸夤遜·句
- 不及古今色,平分南北流。 -- 出自唐·伍彬·題全義分水嶺
- 不改古今色,平分南北流。 -- 出自唐·伍彬·分水嶺
- 巴江江水色,一帶濃藍碧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巴江
- 淡淡微紅色不深,依依偏得似春心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海棠花
- 衫分兩處色,釧響一邊聲。 -- 出自唐·陳述·嘆美人照鏡
- 暮云千里色,無處不傷心。 -- 出自唐·荊叔·題慈恩塔
- 蟾輪何事色全微,賺得佳人出繡幃。 -- 出自唐·元凜·中秋夜不見月
- 年年好春色,先是帝先知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皇帝閣春帖子
- 雨余逢月色,風靜得琴聲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秋夜集李式西齋
- 去路迎秋色,行衣拂夕陽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送羅權
- 兩廊諸岳色,九里亂松聲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題國清寺
- 翠生闌蕙色,和入管弦聲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夫人閣春帖子
- 郡齋閒月色,江鳥得詩篇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送張用礪殿丞赴闕
- 況被崇蘭色,王孫正可游。 -- 出自唐·陳璀·風光草際浮
- 漸知催辨色,復聽續余聲。 -- 出自唐·嚴巨川·太清宮聞滴漏
- 當寧怡玉色,千金勞成功,焉知昨日地,袒甲去如空。 -- 出自唐·張琰·出塞曲
- 佳人惜顏色,恐逐芳菲歇。 -- 出自唐·常浩·贈盧夫人
- 水色連天色,風聲益浪聲。 -- 出自唐·海印·舟夜一章
- 無數煙霞色,空聞昔臥龍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靜林精舍
- 參差遠岫色,迢遞野人心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于潛道中呈元八處士
- 夜宿依云色,晨齋就水聲。 -- 出自唐·法照·送無著禪師歸新羅
- 湖上見秋色,曠然如爾懷。 -- 出自唐·護國·題王班水亭
- 曙花閑秀色,三十六峰前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陳九溪中草堂
- 蔓草河原色,悲笳碎葉聲。 -- 出自唐·法振·河源破賊后贈袁將軍
- 沿洄看竹色,來往聽鶯啼。 -- 出自唐·清江·春游司直城西鸕鶿谿別業
- 楊柳起秋色,故人猶未還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秋日寄厲玄先輩
- 暝蟲喧暮色,默思坐西林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秋寄從兄賈島(一作秋夜宿西林寄賈島)
- 煙開分岳色,雨霧減泉聲。 -- 出自唐·常達·山居八詠
- 燈明宮樹色,茶煮禁泉香。 -- 出自唐·子蘭·夜直
- 天悲朝雨色,岳哭夜猿聲。 -- 出自唐·歸仁·題賈島吟詩臺
- 厭樹遮山色,憐窗向月明。 -- 出自唐·恒超·辭郡守李公恩命
- 誰此種秋色,令人看莫窮。 -- 出自唐·修睦·岳陽對柳
- 草木多古色,雞犬無新聲。 -- 出自唐·司馬退之·洗心
- 令我洞金色,后天耀瓊姿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步虛詞十首
- 萬里混一色,焉能分兩儀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登北固山望海
- 終日無慍色,恬然在玄虛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孫公和
- 江樹煙中色,叢梅雪外枝。 -- 出自宋·李兼·謝張世顯詩卷
- 晶晶含古色,颼颼引晨寒。 -- 出自宋·李縝·奉和郎中游仙巖四瀑布寄包秘監李吏部趙婺州
- 云近銜江色,鵰高背磬聲。 -- 出自唐·周樸·題甘露寺
- 日浸玻璃色,花分錦繡堆。 -- 出自元·李齊賢·巫山一段云 長湍石壁
- 任苔痕、草色帶朝煙,侵階綠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滿江紅 詠全溪清隱
- 倚樹覽山色,且免賦登樓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水調歌頭 洪武九年秋,余下居千墩,嘗作水
- 畫圖憔悴色,猶足見憂天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題杜拾遺像
- 正蒼蒼曙色,天上春回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萬年歡 應制
- 有云成五色,芝生三秀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月中仙 應制
- 恍疑見顏色。 -- 出自元·邵亨貞·蘭陵王 歲晚憶王彥強而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