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5個字的詩句
色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積疊莓苔色,交加薜荔根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書陶潛醉石
- 庾樓逢霽色,夏日欲西曛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雨后從陶郎中登庾樓
- 萬峰蒼翠色,雙溪清淺流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
- 千條萬條色,一一勝綠絲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官渡柳歌送李員外承恩往揚州覲省
- 不勞芳草色,更惹夕陽愁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途中
- 朧朧欲曙色,隱隱辨殘妝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賦得欲曉看妝面
- 青林上雨色,白鳥破溪光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湖州溪樓書獻鄭員外
- 十五玉童色,雙蛾青彎彎。 -- 出自唐·常理·妾薄命
- 愛此陽春色,秋風莫遽吹。 -- 出自唐·姚系·庭柳
- 桃李有慚色,枯枝試并欄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梅花
- 旌旆低寒色,簫笳慘夕霏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太尉鄭文肅公挽詞二首
- 歸程指山色,去影背湖光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僧歸吳中
- 金鋪照春色,玉律動年華。 -- 出自唐·陳叔達·早春桂林殿應詔
- 油云澹寒色,落景靄霜霏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賦一字得歸
- 塞寒桃變色,冰斷箭流聲。 -- 出自唐·許敬宗·侍宴莎冊宮應制得情字
- 重照掩寒色,晨飆斷曙聲。 -- 出自唐·劉祎之·孝敬皇帝挽歌
- 關山通曙色,林籞遍春光。 -- 出自唐·李敬玄·奉和別越王
- 池鏡分天色,云峰減日輝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長孫秘監伏日苦熱
- 便妍耀井色,窈窕凌波步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李公七夕
- 玉庭散秋色,銀宮生夕涼。 -- 出自唐·裴守真·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三首
- 霞朝看馬色,月曉聽雞鳴。 -- 出自唐·宋璟璟·蒲津迎駕
- 閣連云一色,池帶月重光。 -- 出自唐·郭震·同徐員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
- 那堪桃李色,移向虜庭春。 -- 出自唐·唐遠悊·奉和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
- 柳搖風處色,梅散日前花。 -- 出自唐·崔知賢·晦日宴高氏林亭
- 御柳驚春色,仙筇掩月華。 -- 出自唐·周彥昭·晦日宴高氏林亭
- 積溜含苔色,晴空蕩日華。 -- 出自唐·高嶠·晦日宴高氏林亭
- 門庭寒變色,棨戟日生光。 -- 出自唐·崔泰之·同光祿弟冬日述懷
- 天文將瑞色,輝煥滿寰中。 -- 出自唐·楊廉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祥氛與佳色,相伴雜爐煙。 -- 出自唐·張景源·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
- 年光開柳色,池影泛云華。 -- 出自唐·張錫·晦日宴高文學林亭
- 天文懸瑞色,圣酒泛華茵。 -- 出自唐·裴光庭·奉和御制左丞相說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
- 今夜明珠色,當隨滿月開。 -- 出自唐·張諤·滿月
- 灞陵桃李色,應待日華開。 -- 出自唐·王光庭·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之作
- 青青恒一色,落落非一朝。 -- 出自唐·張宣明·山行見孤松成詠
- 葉催情綴色,花寄手成春。 -- 出自唐·徐延壽·人日剪彩
- 散作五般色,凝為一段愁。 -- 出自唐·李邕·詠云
- 皓皓庭際色,稍稍林下光。 -- 出自唐·李林甫·秋夜望月憶韓席等諸侍郎因以投贈
- 風搖垂柳色,花發異林香。 -- 出自唐·陳希烈·奉和圣制三月三日
- 圣人借顏色,言事無不通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贈程秘書
- 神仙馀氣色,列宿動輝光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贈張均員外
- 長風起秋色,細雨含落暉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永城使風
- 如有飛動色,不知青冥狀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望太華贈盧司倉
- 閑居戀秋色,偃臥含貞堅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贈房侍御(時房公在新安)
- 企彼高人,色斯遐舉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菊榮一篇五章
- 草樹皆秀色,雛麋亂新聲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游馬耳山
- 不辨風塵色,安知天地心。 -- 出自唐·張巡·聞笛
- 空存后凋色,歲晚出林巒。 -- 出自唐·張鼎·山中松
- 既亂莓苔色,仍連菡萏香。 -- 出自唐·梁锽·省試方士進恒春草
- 不辨云林色,空聞風水聲。 -- 出自唐·郭良·早行
- 草濃河畔色,槐結路邊陰。 -- 出自唐·荊冬倩·奉試詠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