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在第13個字的詩句
色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溪溪漁屋桃花靜,面面歌樓柳色深。 -- 出自明·完璞琦公·春日寄柬趙仲光沈自誠二友
- 萬年枝上露華清,百子池邊月色明。 -- 出自明·汪文盛·西苑(二首)
- 閉戶十日病骨僵,手龜發(fā)燥面色蒼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病起對鏡作
- 山田犖確苦多沙,學(xué)種東陵五色瓜。 -- 出自明·王寵·橫山下種瓜作
- 仆夫笑指都城近,宮殿岧峣五色云。 -- 出自明·王紱·早行索水
- 腰鐮無賴剪秋蓬,孤館寥寥夜色空。 -- 出自明·王衡·與仲醇館中夜話
- 瓊笙每應(yīng)秋聲起,縞羽微連夜色明。 -- 出自明·王敬中·贈周玄初尊師
- 秋風(fēng)落日馬嵬道,道南廢廟顏色新。 -- 出自明·王九思·馬嵬廢廟行
- 張超儻與誅茅地,突破門前五色云。 -- 出自明·王履·希夷匣棘梗不得入
- 楂頭每斫銀絲膾,圃內(nèi)常生五色瓜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露坐觀星
- 金陵不看三秋月,玄圃長噓五色云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楊鐵厓墓銘后
- 終南老馗狀酕醄,虎靴烏弁鴨色袍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鐘馗元夜出游圖
- 何人去塞土囊口,天與河流一色渾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渡口驛遇風(fēng)
- 游仙枕上西池月,轉(zhuǎn)覺東華曙色遙。 -- 出自明·吳哲·遣興答李道源
- 小舟何處問通津,二月東湖柳色新。 -- 出自明·吳志淳·題小山水景(二首)
- 郎官湖口江流合,武姥峰頭樹色分。 -- 出自明·蕭翀·寄吳所與
- 大髯袖中有廬岳,嵐氣噴人寒色薄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謝陳惟寅贈其故弟惟允所畫山水
- 觀吳風(fēng),歌至德,季子祠前照秋色。 -- 出自明·殷奎·賦季子祠
- 芙容寶帳綠云鬟,翠簟銀缸夜色寒。 -- 出自明·于慎行·大堤曲
- 青童不道天家近,笑指空中五色云。 -- 出自明·余善·追和張外史游仙詩(五首)
- 重關(guān)深鎖白云收,天際諸峰黛色流。 -- 出自明·曾棨·居庸疊翠
- 欲披小券支風(fēng)月,借與瑯函五色箋。 -- 出自明·張?zhí)び蜗稍~(十七首)
- 大官不進(jìn)麒麟脯,御饌唯供五色芝。 -- 出自明·張元凱·西苑宮詞二十四首(有序)
- 誰家玉簫吹畫樓,不管洛陽春色愁。 -- 出自明·鄭淵·采蓮曲
- 朔風(fēng)吹江浪如屋,柁樓嘈嘈行色促。 -- 出自明·周是修·商婦怨
- 月宮小殿賞中秋,玉宇銀蟾素色浮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內(nèi)中演樂教師教,凝碧池頭日色高。 -- 出自明·朱有燉·元宮詞(一百三首)
- 濃云如墨黯江樹,九疑山迷天色暮。 -- 出自明·朱瞻基·瀟湘八景畫·瀟湘夜雨
- 騮馬新跨白玉鞍,戰(zhàn)罷沙場月色寒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軍行
- 歸來車馬已喧闐,爭看銀鉤墨色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月十五日,邇英講論語,終篇,賜執(zhí)政講
- 雨中百草秋爛死,階下決明顏色鮮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秋雨嘆
- 峨嵋山下少人行,旌旗無光日色薄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長恨歌
- 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送元二使安西
- 渭城朝雨浥輕塵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渭城曲
- 東風(fēng)漫漫吹桃李,盡日獨行春色里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胡笳十八拍十八首008
- 雞鳴紫陌曙光寒,鶯囀皇州春色闌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和賈舍人早朝
- 騮馬新跨白玉鞍,戰(zhàn)罷沙場月色寒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出塞
- 東風(fēng)吹雨過青山,卻望千門草色閑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長安春望
- 穿墻白練秋聲細(xì),照屋清銅曉色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毛國鎮(zhèn)白云莊五詠其一掬泉軒
- 一番桃李花開盡,惟有青青草色齊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城南二首
- 九秋風(fēng)露越窯開,奪得千峰翠色來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秘色越器
- 漢文皇帝有高臺,此日登臨曙色開。 -- 出自唐·崔曙·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
- 日照玉樓花似錦,樓上醉和春色寢。 -- 出自唐·歐陽炯·木蘭花
- 微風(fēng)蹙水魚鱗浪,薄日烘云卵色天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句
- 借得山東煙水寨,來買鳳城春色。 -- 出自宋·宋江·念奴嬌·天南地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