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第7個字的詩句
自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雖名二千石,敢自辭碌碌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將赴洋州書東谷舊隱
- 何人將至此,應自隴山來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山堂前庭有奇石數種其狀皆與物形相類在此久
- 天師攜此種,至自上饒遠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天師栗
- 讀之未云徹,早自肝膽喪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彥思示望南山詩因答
- 六十尚為縣,不自恥碌碌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謝任遵圣光祿惠詩
- 人謂偷閑太守,自呼竊祿先生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郡齋水閣閑書·自詠
- 無由從隱者,空自愧云蘿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揖山閣
- 與誰同徒倚,空自發吟哦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宜祿昭仁寺后軒
- 何嘗補萬分,徒自勞七尺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罷郡
- 勤心養公姥,好自相扶將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孔雀東南飛
- 臘月來歸,不敢自言苦。 -- 出自漢·漢無名氏·孤兒行
- 兒如緣底去,耶自為官來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行三盤蟆頤棧道三首
- 我惟天地性,物自古今情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寄題永嘉林氏真意堂
- 地非慳所產,人自晦於征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龍州麩金丹砂到官后民告所得倍於他時喜為賦
- 涉非忘淺深,飲自知冷暖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乍涼
- 余畦十數種,亦自尚風格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移居轉運宇別小欄花木
- 誰言勾踐黠,不自愛西施。 -- 出自宋·蔡襄·西施篇
- 陰云無事,四散自歸山。 -- 出自唐·牛希濟·臨江仙·峭碧參差十二峰
- 弄珠游女,微笑自含春。 -- 出自唐·牛希濟·臨江仙·峭碧參差十二峰
- 孔雀蒲桃錦,親自紅女織。 -- 出自清·吳偉業·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
- 羅袂生寒,芳心自警。 -- 出自元·王實甫·越調 斗鵪鶉
- 自飲自斟,自歌自舞。 -- 出自元·王實甫·越調 斗鵪鶉
- 小山宜大隱,要自望蓬萊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安宜園林獻高使君
- 神州亦清凈,要自有浮沉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升天行貽盧六健
- 悲哉門弟子,要自知心長。 -- 出自唐·儲光羲·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禪塔上溫上人
- 世人如不容,吾自縱天慵。 -- 出自唐·方干·鏡中別業二首(一作鏡湖西島閑居)
- 嫖姚頭半白,猶自看兵經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古塞上曲七首
- 自東自西,自南自北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循吏曲上王使君
- 和氣無形,春光自成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循吏曲上王使君
- 不知誰氏子,獨自作意氣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春野作五首
- 野人慕正化,來自海邊島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顧大夫
- 常思紅石子,獨自住山椒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懷武夷紅石子二首
- 想得先生也知自,欲將留與后來人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比干傳
- 終歸不免死,浪自覓長生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徒勞說三史,浪自看五經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狗咬枯骨頭,虛自舐唇齒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泉中且無月,月自在青天。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忽遇明眼人,即自流 -- 出自唐·寒山·詩三百三首
- 出齋步杉影,手自開禪扉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酬秦山人系題贈
- 昂藏獬豸獸,出自太平年。 -- 出自宋·李華·詠史十一首
- 波瀾收日氣,天自回澄寂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將游羅浮登廣陵楞伽臺別羽客
- 所知心眼大,別自開戶牖。 -- 出自唐·李群玉·贈方處士兼以寫別
- 恐畏無人識,獨自暗中明。 -- 出自唐·虞世南·詠螢
- 相看臨遠水,獨自上孤舟。 -- 出自唐·鄭谷·別同志
- 愛此聚沙戲,知自法王孫。 -- 出自宋·晁沖之·僧舍小山三首
- 洞開路入丹漢,自是神仙真宅。 -- 出自宋·黃裳·喜遷鶯·雕欄閑倚
- 功業竟安在,徒自兆非熊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水調歌頭·渺渺楚天闊
- 慨念平生豪放,自笑如今霜鬢,漂泊水云鄉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水調歌頭·亭皋木葉下
- 驚起鴛鴦,飛去自相逐。 -- 出自宋·蔡伸·醉落魄/一斛珠
- 奈未遇良媒空自傷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·未省吾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