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第7個字的詩句
自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(qiáng)不息 -- 出自先秦·佚名·周易
- 語來江色暮,獨(dú)自下寒煙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尋雍尊師隱居
- 西施越溪女,出自苧蘿山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西施 / 詠苧蘿山
- 慢下腳步,做回自我 -- 出自··
- 君情與妾意,各自東西流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妾薄命
- 一種為人妻,獨(dú)自多悲凄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江夏行
- 雖言異蘭蕙,亦自有芳菲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感遇其一
- 如何同枝葉,各自有枯榮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樹中草
- 衰病少情,疏慵自放,惟愛日高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一叢花 初春病起
- 談道鄙俗儒,遠(yuǎn)自太史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讀山海經(jīng)
- 不比人間蘭麝,自然透骨生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占春芳·紅杏了
- 依然暮還斂,亦自惜幽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中看牡丹三首
- 君看頭與足,本自安冠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焦山綸長老壁
- 此言雖鄙淺,故自有深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書焦山綸長老壁
- 殷勤木芍藥,獨(dú)自殿余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
- 風(fēng)流意不盡,獨(dú)自送殘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石榴
- 蕭然王郎子,來自緱山陰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張安道見示近詩
- 野人易斗粟,云自魯徂徠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種松得徠字(其四在懷古堂,其六在石經(jīng)院。
- 雖云晚接,數(shù)面自親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答龐參軍六首
- 灌園以餬口,身自雜蒼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雷州八首?此為秦觀作?
- 蝸殼殳卜居心自放,蠅頭寫字眼能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致仕張郎中春晝
- ?器之言嘗夢飛,自覺身與所坐床皆起空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江晦叔兼呈器之
- 元豐二年,通教自杭來,見予于吳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表忠觀錢道士歸杭
- 食土蚓無腸,亦自終夕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定惠颙師為余竹下開嘯軒
- 去年秋雨時,我自廣陵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府雨中別子由
- 豈惟團(tuán)紫云,實自俯倒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紫團(tuán)參寄王定國
- 北風(fēng)吹寒江,來自兩山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新灘阻風(fēng)
- 幽香結(jié)淺紫,來自孤云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曹子方龍山真覺院瑞香花
- 警六用之無成,自一根之返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歸去來兮辭
- 張公晚為龍,抑自龍中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禱雨龍公既應(yīng)劉景文有詩次韻
- 殷勤竹里夢,猶自數(shù)山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杞贈馬夢得
- 不辭毛粟施,行自丘山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章默
- 念歸誠得計,顧自為謀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周朝議守漢州
- 豈云慕廉退,實自知衰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周正孺知東川
- 雖時出圭角,固自絕瑕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夢雪
- 摩詰本詞客,亦自名畫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題王維畫
- 黃花候秋節(jié),遠(yuǎn)自夏小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朱遜之
- 遙懷謝靈運(yùn),本自林泉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富陽道中
- 不辭毛發(fā)施,行自丘山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章默(并敘)
- )月自當(dāng)空水自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徐仲車(仲車耳聾。)
- 予年十二,先君自虔州歸,為予言:“近城山中天竺寺,有樂天親書詩云:一山門作兩山門,兩寺原従一寺分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天竺寺(并引)
- 下民之孽,匪降自天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十月之交
- 好言自口,莠言自口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正月
- 日居月諸,東方自出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日月
- 彼疏斯粺,胡不自替,職兄斯引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召旻
- 池之竭矣,不云自頻,泉之竭矣,不云自中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召旻
- 鎬京辟雍,自西自東,自南自北,無思不服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文王有聲
- 有卷者阿,飄風(fēng)自南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卷阿
- 胡不自北,胡不自南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何人斯
- 槍林逼,飛將軍自重霄入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漁家傲·反第二次大“圍剿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