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第12個字的詩句
自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種花縱好誰同賞,置酒良難自慣貧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
- 玉筒已想黃鐘動,只有心灰自懶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
- 芰制荷紉未絮衣,溪船信宿自堪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俞如問旅思送之游松江
- 歌鼓猶聞治世音,逃喧愛寂自沈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杭正月十三夜
- 道與時行誰不愿,心為形役自堪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趙高士委順山房
- 船活東游君決計,何當同載自由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十二月二十八日立春次韻王山長俊甫
- 沒身不朽緣何事,異世相知自有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徐遜綿題三賢祠堂詩有云士死惟留姓與名天下
- 焉得亦如酒家叟,一茅庵住自由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飲興道觀有感五首
- 聲外調(diào)聲非桿撥,意中寫意自宮徵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于氏琵琶行
- 數(shù)步朱塘路匪賒,晦翁亭創(chuàng)自端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滕君賓日
- 諸孫風(fēng)骨今猶別,師友淵源自一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滕君賓日
- 淵明肯仰宣明面,早辦棺前自祭文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俳體戲書二首
- 河南遷漢歙東鄉(xiāng),遷歙西鄉(xiāng)自有唐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溪堂方先生五世孫觀歸馬金
- 一字不圓終不寐,癖詩如我自應(yīng)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又用前韻賦夜坐
- 乘閒儻肯來相過,有水吾能自煮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中秋前一日雨送罌粟戎葵子與劉元煇
- 何限貂蟬無葬地,一丘風(fēng)月自佳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徐制準挽辭
- 宰公明察無冤獄,太守辛勤自勸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金漢臣喜晴
- 同是蒙恬一管筆,老手變化自然異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羅觀光所藏李仲賓墨竹
- 久客湖山何足戀,□□父子自相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五月二十三日懷歸二首
- 試問眾生詩得意,袈裟底下自由身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武林感舊又二首
- 間關(guān)幸脫干戈死,落魄佯狂自可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中憶昔五首
- 扁舟一問桃源路,治亂當時自此分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中憶昔五首
- 屢造廟朝終擯逐,偶登名第自囚拘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雪中憶昔五首
- 如事休刊和靖集,一聯(lián)已足自成家。 -- 出自宋·方蒙仲·和劉后村梅花百詠
- 溪流清淺路橫斜,日暮牛羊自識家。 -- 出自宋·方士繇·崇安分水道中
- 書亂床頭無甲乙,鳥鳴窗外自宮商。 -- 出自宋·方廷實·句
- 孤誠隔水初浸夜,畫敬愛因自入村。 -- 出自宋·方翥·冬夜憶謙之
- 休教一切有為法,誤著三生自在身。 -- 出自宋·房芝蘭·梵天寺
- 公退萬緣俱謝絕,心空一氣自知歸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(guī)·端午前三日觀坡詩首夏官舍即事因次其韻
- 山人正住溪之滸,屋角花開自成塢。 -- 出自宋·馮信可·桃源圖
- 紅塵堆案那能到,只有漁舟自往還。 -- 出自宋·馮椅·詠歸亭
- 化比宋均方渡虎,瑞同黃霸自生禾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杜無逸留別次韻三首
- 行止定非臧氏力,艱難險阻自須嘗。 -- 出自宋·傅察·再阻風(fēng)次衡元度韻
- 偶我年齡雖第一,在公勛德自無雙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弼竊覽長篇斷章有十二人中第二人之句又賦一
- 風(fēng)雨坐生無妄疾,林泉歸作自由身。 -- 出自宋·富弼·弼承索近詩復(fù)貺佳句輙次元韻奉和詩以語志不
- 暇日尋幽入洞霄,攀蘿捫石自忘勞。 -- 出自宋·蓋經(jīng)·游大滌洞天
- 到官休道無來使,湓浦雙魚自可烹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送不浮赴沿江制參二首
- 深院人閒酒淺斟,日長簾幕自沉沉。 -- 出自宋·葛起文·深院
- 樓閣突兀撐蘧廬,林阜參差自縈紆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雪中月波即事
- 麥隴東風(fēng)半展須,桃紅柳綠自相於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東陽道中二首
- 樹影參差落晚窗,疎疎密密自分張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樹影
- 又無僧寺閑鐘鼓,流水聲中自有春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總題
- 未到蓬萊閣上游,梧坡在越自應(yīng)留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送戴子安
- 萬里青云誰覽鏡,一窗黃卷自鳴鞭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次韻杜十三丈
- 雅淡風(fēng)光近上元,迎神簫鼓自年年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樂清道中二首
- 騎馬棹船游冶客,一天風(fēng)月自平分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題韓季默春山圖
- 萬卷何如一寸心,心涵萬卷自知音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仲和親迎慈溪
- 一片閑云了無著,共他風(fēng)月自今年。 -- 出自宋·葛紹體·永嘉王孟同適安堂
- 點鐵成金猶是妄,高山流水自依然。 -- 出自宋·龔相·學(xué)詩
- 剡藤光澤凈無瑕,搗杵工夫自一家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贈吳門造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