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第12個字的詩句
自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屋尾生煙宮漏水,時聞幽鳥自呼名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內當
- 吹盡殘花無人見,惟有垂楊自舞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賀新郎·睡起流鶯語
- 江城日暮須吹角,野寺僧歸自掩門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秋晚三首
- 我復西還君北去,箕山潁水自蕭然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裴綸著作見期行日延宿所居既至裴已行因書寄
- 為修名不立,此身易老,古心自許,與世多尤。 -- 出自宋·陳人杰·沁園春 次韻林南金賦愁
- 閉門不受庭前月,分付梅花自主張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閉戶
- 污名翁仲俾司門,口不能言自否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賦翁仲
- 春歸楊柳無私意,深淺青黃自不同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城東看柳
- 吟人多半來投刺,倦客深慚自增門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鄭石帚貽書寄詩謝
- 閉門不管庭前月,分付梅花自主張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苦吟
- 慎勿掃花供喂馬,惱人秀色自堪餐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避地傷春六絕句
- 石門連日動征鼙,花柳無情自繞溪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避地傷春六絕句
- 埃息火流知不晚,依然六幕自澄清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旅次二首
- 莫訝歸程秋向晚,也應去魯自遲遲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超然翁韻二首
- 畫棟朱甍插紫清,連山帶水自紆縈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春日宴共樂臺
- 雁塔他年曾接武,烏臺今日自生風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西湖會同年和巫子先韻
- 枯林形模酷肖之,只應鐸落自秦時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雙峰圣僧遺像還山
- 不隔寵光回寸草,何妨梅柳自萌芽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喜雪應制次韻
- 奕世雄題雁塔名,于今父子自師生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陳尉別二首
- 好客襟懷直絕倒,封侯骨相自耆龐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劉憲詩二首
- 午枕睡酣窗寂寂,清風來去自翻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題王巖起樂齋三首
- 青藜不復來人世,好學如君自少雙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題黃應亨東明齋二首
- 是身如樹槁窮冬,一點心華自閉封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居仁韻
- 握手便成忘適適,縱談終愧自聞聞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明仲勤字韻
- 杖策時來訪奇絕,漁樵幽興自相關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題將軍巖
- 春半風光唯掩戶,病邊懷抱自忘機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居仁報李季言論養生之益
- 酒惡時來漱淺溪,玉池汩汩自生肥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絕
- 此去宦游當益顯,時來功業自非難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送六四叔之茶陵
- 有人在、冰弦外,水精簾、花影自移。 -- 出自宋·史達祖·戀繡衾
- 一半淮江半浙江,怒潮日夜自相撞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湖州歌九十八首
- 草沒高臺鳳不游,大江日夜自東流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鳳凰臺
- 羈客相看默無語,一襟秋思自心知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幽州秋日聽王昭儀琴
- 硯筆寂寥空灑淚,管弦鳴咽自生哀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冬至日同舍會拜
- 當時行樂雖然秘,此日遺蹤自可悲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舊內曲水池
- 我憶西湖斷橋路,雨色明光自朝暮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憶湖上
- 道人坐久聞妙香,紙帳蒲團自清絕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昝相公送錦被
- 目斷吊橋空悄悄,頭昏伏枕自悠悠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重慶府
- 寂寞高臺留古跡,來牛去馬自成群。 -- 出自宋·汪元量·琴臺
- 不見梅花寒蘸影,野桃山杏自娉婷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
- 相從輒莫太匆匆,賭酒分茶自有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秦壽之春晚偶成八絕
- 夜燒紅燭照梅花,刺史風流自一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歷陽守張仲智觀梅五首
- 三扣石扉人不識,滿山松竹自悲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游毛公洞六首
- 欲知祖意路堂堂,滿目湖山自放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贈五祖山凈老
- 滟滟溪流漲淥波,乍晴天氣自清和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夏月自六安舟行還安豐
- 路逢野老那知姓,耳聽幽禽自喚名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子厚弟小春偶成
- 帶雪山川增綺麗,向春梅柳自欣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許端夫兄弟二首時端夫出守當涂
- 一枝何處寄春來,便覺寒窗自華好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鹿泉成士王覺民頗有杜子美不徹之惱和東坡憶
- 不如市隱最得策,大勝山林自憔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沈楊輔隱軒詩
- 刺史江山聊復爾,翰林風月自依然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送錢遜叔出守襲慶賜出身除職
- 杖錫東來意亦勤,寒巖枯木自相親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因上人訪予相山夜聞二子誦書有詩次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