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在第1個字的詩句
自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自慚昏醉客,來坐亦通宵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金山寺空上人院
- 自說安貧歸未得,竹邊門掩小池冰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友人
- 自此棲禪者,因師滿蜀吟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僧鸞歸蜀寧親
- 自是游人老,年年管吹新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曲江春
- 自笑中華路,年年送遠人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人及第歸海東
- 自惜經行處,焚香禮舊真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聞仰山禪師往曹溪因贈
- 自說年深別石橋,遍游靈跡熟南朝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贈頭陀僧
- 自無君子佩,未是國香衰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幽蘭
- 自是人間一周歲,何妨天上只黃昏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七夕
- 自小非無志,何年即有成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問卜
- 自嫌心不達,向此夢長安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宿廬山絕頂山舍
- 自是不歸歸便得,五湖煙景有誰爭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春夕(一本下有旅懷二字)
- 自然堪訪戴,無復四愁詩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劉方平西齋對雪
- 自昔蕭曹任,難兼衛霍功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王相公之幽州
- 自笑無成今老大,送君垂淚郭門前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座中走筆送前蕭使君
- 自從戎馬生河雒,深鎖蓬萊一百年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金城宮
- 自指燕山最高石,不知誰為勒殊功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邊將
- 自然成高致,向下看浮云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青龍寺曇壁上人院集
- 自古為君道,垂衣致理難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府試丹浦非樂戰
- 自古邊功何不立,漢家中外自相疑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朔中即事
- 自拋官與青山近,誰訝身為白發催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題張司馬別墅
- 自古有行役,誰人免別家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蜀中逢友人
- 自入華山居,關東相見疏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華山尋隱者
- 自怨愁容長照鏡,悔教征戍覓封侯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春閨怨
- 自從版筑興農隙,長與耕耘致歲豐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鏡湖夜泊有懷(東晉太賽馬臻所筑)
- 自媒徒欲速,孤立卻宜遲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勉力
- 自能激水成陰氣,不慮今年寒不寒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曲歌辭·蘇摩遮
- 自憐京兆雙眉嫵,會待南來五馬留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贈崔二安平公樂世詞
- 自歌自舞,先王冊府,麒麟之臺,羈雌眾雛故山曲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送尹補闕元凱琴歌
- 自憐疲馬意,戀戀主恩馀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東都酺宴四首
- 自我違京洛,嗟君此溯洄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岳州別梁六入朝
- 自我來符守,因君樹蕙荃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登九里臺是樊姬墓
- 自惜同聲處,從今遂絕弦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右丞相蘇公挽歌二首
- 自憐弱羽詎堪珍,喜共華篇來示人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時樂鳥篇
- 自非仁智符天賞,安能日月共回光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奉和圣制幸韋嗣立山莊應制
- 自憐心問景,三歲客長沙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巴丘春作
- 自言心遠俗,未始跡辭喧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雜詩四首
- 自非行役人,安知慕城闕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江路憶郡
- 自憐如墜葉,泛泛侶仙舟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和朱使欣二首
- 自始居重譯,天星已再周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喜度嶺
- 自笑漂萍垂老客,獨騎羸馬上關西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雨中至華下宿王山史家
- 自從一上南枝宿,更不回身向北飛!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路舍人客居太湖東山三十年,寄此代柬
- 自是古賢因發憤,非關詩道可窮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讀老杜詩集
- 自吾暨陽居,已見月四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暨陽居四首
- 自緣智能薄,反得閑暇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簡朱元弼
- 自從中代來,世世亦有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夢
- 自有赤心包白日,竟無綺語敵青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王簿正叔
- 自是臥龍猶戢角,浪嗟穴虎向生牙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日感憤二首
- 自古名士紛如毛,多見博帶裳衣褒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李公安
- 自嗟客世無虛日,卻被斜陽占盡山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登瓜州迎波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