臣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臣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戒茲游衍樂,書以示群臣。 -- 出自唐·李適·三日書懷因示百僚
- 英圖多霸跡,歷選有名臣。 -- 出自唐·褚亮·賦得蜀都
- 二陵猶可望,存歿有忠臣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贈司徒豆盧府君挽詞
- 寧知報恩者,天子一忠臣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曉發(fā)興州入陳平路
- 密邇玉幾前擘坼,奏上臣仝頑愚胸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月蝕詩
- 天生圣明君,必資忠賢臣。 -- 出自唐·盧仝·感古四首
- 塞上同遷客,江潭異逐臣。 -- 出自唐·崔湜·至桃林塞作
- 五帝三皇主,蕭曹魏邴臣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升平詞十首
- 吾友適不死,於戲社稷臣。 -- 出自唐·吳少微·哭富嘉謨
- 東廂朝圣子,絕慟見群臣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仁宗皇帝挽詞五首
- 碧海無來使,青宮有舊臣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英宗皇帝挽詞五首
- 感遇歸真主,勛勞念老臣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依韻恭和圣制俯同太師文彥博玉津園賜宴席上
- 豐野光三杰,媯庭贊五臣。 -- 出自唐·任希古·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
- 漢道初全盛,朝廷足武臣。 -- 出自唐·東方虬·昭君怨三首
- 登高識漢苑,問道侍軒臣。 -- 出自唐·陸景初·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(yīng)制得臣字
- 自當(dāng)歸第日,何幸列宮臣。 -- 出自唐·源乾曜·奉和御制乾曜與張說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賜
- 風(fēng)移覃土宇,云上浹群臣。 -- 出自唐·陸堅·句
- 慈恩匝寰瀛,歌詠同君臣。 -- 出自唐·李泌·奉和圣制中和節(jié)曲江宴百僚
- 宣室才華子,金閨諷議臣。 -- 出自唐·裴耀卿·酬張九齡使風(fēng)見示(時為宣州刺史)
- 可嘆文公霸,平生負(fù)此臣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寒食
- 暖氣隨明主,恩波浹近臣。 -- 出自唐·徐安貞·從駕溫泉宮
- 建禮含香處,重城待漏臣。 -- 出自唐·王岳靈·聞漏
- 奉義朝中國,殊恩及遠(yuǎn)臣。 -- 出自唐·陶翰·送金卿歸新羅
- 不如朝魏闕,天子重賢臣。 -- 出自唐·梁锽·贈李中華
- 衰柳寒關(guān)道,高車左掖臣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王諫議充東都留守判官
- 圣主臨前殿,殷憂遣使臣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袁員外宣慰勸農(nóng)畢赴洪州使院
- 莫怪諳風(fēng)土,三年作逐臣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盧員外往饒州
- 鳴珮初罷朝,自言皆近臣。 -- 出自唐·薛據(jù)·古興
- 形勢素,筋骨老,父子君臣相揖抱。 -- 出自唐·賈躭·賦虞書歌
- 如何巢與由,天子不知臣。 -- 出自唐·沈千運·山中作
- 心許留家樹,辭直斷佞臣。 -- 出自唐·竇群·題劍
- 古有弓旌禮,今征草澤臣。 -- 出自唐·竇群·經(jīng)潼關(guān)贈宇文十
- 圣代為遷客,虛皇作近臣。 -- 出自唐·韋夏卿·送顧況歸茅山
- 朱騎傳紅燭,天廚賜近臣。 -- 出自唐·韓濬·清明日賜百僚新火
- 改火清明后,優(yōu)恩賜近臣。 -- 出自唐·鄭轅·清明日賜百僚新火
- 御火傳香殿,華光及侍臣。 -- 出自唐·王濯·清明日賜百僚新火
- 分陜勞姬旦,還鄉(xiāng)滯買臣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韻
- 獨王花天晚自開,群芳臣妾漫爭媒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安正堂觀牡丹
- 百辟瞻元宰,繁機仗老臣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王岐公挽詞三首
- 西蜀文章老,中朝侍從臣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鮮于諫議挽詞二首
- 帝念深元老,邦基屬柄臣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文潞公生日
- 受冊辭隆禮,為霖屬老臣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又三首
- 睿主龍飛日,如公舊學(xué)臣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故太子詹事王公挽詩二首
- 倉首懷公輔,中原仗老臣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壽安宣相
- 孝悌資延壽,耕桑賴信臣。 -- 出自宋·陳瓘·呈知府司封二十韻
- 省寺官聯(lián)貴,曾升社稷臣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光祿朱卿挽詞十首
- 昌期應(yīng)治運,谷旦降元臣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上翰林眉山先生蘇公
- 今雖逄圣旦,止愿作良臣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顏魯公祠堂詩
- 嘗聞郭恕先,本是先帝臣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元次山作友丐予乃諺之
- 君恩至重論報難,炯炯臣心罄歸美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歸美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