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在第3個字的詩句
膏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人間膏火正爭光,每到藏春得暫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景純見和復次韻贈之二首
- 詩書膏吻頰,菽水媚翁媼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過云龍山人張天驥
- 豈無膏沐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伯兮
- 泉石膏肓吾已甚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定風波·山路風來草木香
- 滲作膏腴田,踏平魚鱉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自蜀江至洞庭湖口,有感而作
- 思苦膏火煎,憂深扃鎖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知非
- 太和膏雨降,周邵保厘初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令狐留守尚書見贈十韻
- 仁風膏雨去隨輪,勝境歡游到逐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劉郎中赴任蘇州
- 從渠膏梁子,竊視笑啞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予素不工書故硯筆墨皆取具而已作詩自嘲
- 短檠膏涸夜將殘,感事懷人興未闌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夜讀史有感
- 牛尾膏美如凝酥,貓頭輪囷欲專車,黃雀萬里行頭顱,白鵝作鮓天下無,潯陽糖蟹徑尺余,吾州之蔊尤嘉蔬,珍盤餖飣百味俱,不但項臠與腹腴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醉中歌
- 一身膏脂略瘦盡,萬卷簡編如隔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思云門
- 雖無膏污鼎,尚有羹濡筴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游土山示蔡天啟秘校
- 興因膏澤灑,情與惠風吹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酬通事舍人寓直見示篇中兼起居陸舍人景獻
- 未能膏鼎鑊,又不老菰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曇穎歸廬山
- 秣馬膏余車,行行不周路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春日雜興十首
- 如以膏濯衣,每漬垢逾染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
- 滯雨膏腴濕,驕陽氣候溫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和侯協律詠筍
- 豈無膏沐感鸛鳴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·燕歌行
- 一梨膏脈分春隴,只慰農桑望眼中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膏雨
- 價喜膏油賤,祥占雨雪晴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上元紀吳中節物俳諧體三十二韻
- 但將膏血求,豈覺性命輕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蚊
- 剖開膏液尚模糊,大盎磨聲風雨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西湖二詠 食雞頭
- 但知膏澤利牟麥,恣食餅餌真嘉祥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記十月十六日所見
- 夜久膏既竭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秋夜詩
- 玉竇膏滴瀝。 -- 出自南北·沈約·八詠詩 被褐守山東
- 既有膏苗益,寧無漂麥嫌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家兄喜晴用安這韻
- 散之膏土間,春苗比如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薯蕷苗與興宗
- 唯祈膏澤布,歌嘯樂余滋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酬永樂劉秘校四洞詩
- 三蜀膏腴地,偏於藥物宜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藥圃
- 神媼膏云落,天孫瀵雨開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南旺分泉
- 翰墨膏肓二十年,才親筆硯便垂涎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乞紙寄諸葛桂隱
- 棄背膏粱朱顏。 -- 出自漢·嵇康·六言詩十首 其十
- 好將膏雨同功力,松徑莓苔又一層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春日山中對雪有作
- 地與膏腴錯,人多富壽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
- 萬戶膏血窮,一筵歌舞價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村夜二篇
- 婦將膏發云鬢梳,缾底濁濃留脂車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韓玉汝遺油
- 便歸膏面染髭須,從今宴會應頻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永叔內翰戲答
- 愿言膏沐婦,相望石頭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李獻甫寺丞知虹縣先歸金陵
- 況非膏粱家,左宦乏貲費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蔬食示舍弟禹圭并嘉佑
- 屢逢膏露灑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詠雙闕詩
- 隨軒膏澤人所待,風伯何知亦前戒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東坡先生移守廣陵以詩往迎先生以淮南旱書中
- 泉石膏育肯過予,飲量定能加五倍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夜夢與羅子和論藥名詩
- 卻將膏雨下山去,聊助南溟早晚潮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南華書事詩
- 野潤膏新澤,樓明納晚晴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和寇十一同游城南阻雨還登寺山
- 苦心膏沐不論貲,富貴人生各有時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趙飛燕
- 善哉膏粱士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君子有所思行
- 心非膏濡類,安得無不遺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古遺嘆
- 問夢膏肓應已瘳,歸來歸來無久留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寄若拙弟兼呈二十家叔
- 寄根膏壤隈。 -- 出自魏晉·繁欽·生茨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