膏在第10個字的詩句
膏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老樹根流髓,重巖石長膏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荒徑
- 老樹根流髓,重崖石長膏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幽徑
- 走馬官媽金縷衣,食人膏血如瓠肥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走馬引
- 今朝三月十五,已得如膏之雨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偈頌一百六十首
- 起曹洞於已墜之際,針膏肓於必死之時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天童覺和尚贊
- 更識訓詞深厚意,言成膏澤惠編齊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諸公唱和多記經歷之事因感昔游復用元韻凡三
- 在鎮民除瘼,還朝雨潤膏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林次中示及追和浙西三賢述夢詩其間敘衛公事
- 箕裘桑梓人欽羨,滫瀡膏飴養色難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程待制邁父求挽詞
- 王孫捉麈不辨玉,手面膏拭無纖埃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耕者得古玉指環一首
- 并席葭依玉,清言輠炙膏。 -- 出自宋·孫巖·酬趙隱君還予詩稿之作因來韻增至二十四用柳
- 圣門榛棘得劃除,俗學膏肓有砭灸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遂安縣興學和詹本仁見贈詩
- 盈盈初見十六,眉試青膏鬢垂綠。 -- 出自·王山·答盈盈
- 此戲亦太虐,臍腹因然膏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鄭太灼灸戲成
- 洗除紈袴為緗帙,掃蕩膏粱入澤臞。 -- 出自宋·衛涇·沈氏書堂
- 蛟龍窟宅身如寄,泉石膏盲詩有聲。 -- 出自宋·吳升之·題清芬閣
- 衣無錦繡勞心織,味乏膏粱困舌耕。 -- 出自宋·吳璋·句
- 林為機杼織無跡,月當膏油緝易長。 -- 出自宋·徐介軒·桐
- 愁眠忍餓不敢出,羸瘠膏髓堪推撾。 -- 出自宋·徐僑·樵夫行
- 隴麥已登蠶又熟,更多膏澤兆年豐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皇帝閣端午帖子
- 道士清晨喜告余,昨朝膏露降濡濡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奉檄往哭象山復會葬及歸自金溪留宿本縣仙樂
- 何人誦得科燈判,莫向膏脂上取明。 -- 出自宋·余謙一·次韻胡攵城元夕
- 燎原之勢既炎烈,垂涎膏血如狼豺。 -- 出自宋·元勛·題白帝廟詩并序
- 風標夸饤坐,津潤憶流膏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謝周唐柳分惠宣梨二首
- 卷舒連夜燭,長短幾檠膏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謝周唐柳分惠宣梨二首
- 今年春到一犁雨,是處膏腴飽耕種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仲春勸耕有獻兩岐麥者和丁端叔茶使韻
- 猶得吟邊慰懷抱,絕知膏馥乞諸鄰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和楊誠齋春雨
- 興除利害寧無策,忍把膏腴久棄捐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郊外即事七首
- 抱負如君豈無用,會看膏澤潤斯民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贈毛希元二首
- 一棹寒燈隨夜釣,滿犁膏雨趁春耕。 -- 出自明·張維·十詠圖·宿后陳莊
- 我窮於梅詩更拙,豈無膏沐誰為容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和李梅南對梅韻
- 長篇欲向庵壁題,憑陵膏氣三千丈。 -- 出自宋·鄭晦·浮丘祠
- 焦土石裂暍欲僵,捧甖膏流收豐穰。 -- 出自宋·鄭漻·重修龍堂詩
- 花草迎春意已嬌,脈如膏雨復連朝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次韻子京早春雨中
- 夷夏生靈真久困,圣賢膏澤有前聞。 -- 出自宋·鄭俠·上蘇端明
- 涼颸侵病榻,鬒發減玄膏。 -- 出自宋·周南·夏中兄病關心復了一二小書稍涼薾然有白發坐
- 靜對菱花勻淚粉,不知膏沐若為容。 -- 出自宋·朱繼芳·和顏長官百詠·貧女
- 中宵愁嘆何紛紜,猶將膏血輸將軍。 -- 出自明·安璲·從軍行
- 賜環應有期,歸轅便須膏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九日喜家人寄書至秉常相過問慰與之共飲至醉
- 柳市鶯花悲俠少,兔園膏火泣書生。 -- 出自明·何允泓·癸亥春夜泊婁江哭徐子元晦四首
- 手提具櫑劍,拂拭?鵜膏。 -- 出自明·胡翰·擬古(九首)
- 為言越中好山水,厥土膏腴不偏頗。 -- 出自明·李延興·福源精舍
- 筆訝草《玄》高起冢,膏因繼晷慣燒松。 -- 出自明·林俊·文峰書院次韻
- 平原土肉厚,甘露春如膏。 -- 出自明·桑悅·感懷詩(四十首。有序)
- 丁年齒發從軍敞,甲第膏腴養客貧。 -- 出自明·于鑒之·辛巳仲春京口望茅止生翙舟不至感述三首
- 冰雪寒巖春到后,樹如膏沐草如薰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次韻張布政游山
- 賴有千車能散福,化為膏雨滿重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畫車二首
- 端來拾瓦礫,歲旱土不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東坡八首(并敘)
- 漢水東流,都洗盡、髭胡膏血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漢水東流
- 奪我焉支寧免俗,豈無膏沐獨爭先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同官約賦紅梅成五十六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