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9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茫茫云海月未上,蒼耳滿園螢亂飛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湖上夜坐二首
- 黃堂張燕燈燭光,兩耳喧喧厭歌鼓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葛雄女子舞劍歌
- 束書入谷起徵君,盥耳淵棲似不聞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不應聘高士
- 悠悠漾漾泛煙篷,兩耳聽徹江聲空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離湋源口即事
- 撫諸仙,早起勞卿過耳。 -- 出自宋·巫山神女·惜奴嬌·紫云絳靄
- 大抵方寸平平,無憂耳。 -- 出自宋·巫山神女·惜奴嬌·吾歸矣
- 翠微嘗約載酒行,洗耳潺湲泉石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秀叔
- 傷情空拜丹青像,提耳不聞金玉音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追念鳙谿老人
- 致身不似笙竽巧,悅耳寧如鄭衛淫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贈彈琴李處士
- 濯纓便可譏漁父,洗耳還宜傲帝堯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和尚書詠泉山瀑布十二韻
- 錫鏡當胸掛,銀珠對耳懸。 -- 出自唐·路德延·小兒詩
- 我呼古人名,鬼神側耳聽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懷素臺歌(一作題懷素臺)
- 萬重山水不肯聽,俗耳樂聞人打鼓。 -- 出自唐·趙摶·琴歌
- 漂渺浮煙遠,溫柔入耳輕。 -- 出自唐·管雄甫·戛玉有余聲
- 差差白刃間,偉節驚耳目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三貞篇寄納麟哈剌參政幕下僚友
- 轉顧飛虎飛龍旟,鎪耳者殿帕首驅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任月山少監職頁圖引
- 謂人生得失,卷舒天耳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病中又次前韻
- 賴多情問我,病歟貧耳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次韻答暢泊然
- 但物來即應,盡心焉耳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又次前韻 搔瓜事見劉向新序
- 掛了豸冠歸去也,側耳中郎消息。 -- 出自元·程文?!?寄壽京山宣慰叔
- 解鞍飽有山林興,入耳都無市井聲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寧川冷渡
- 驪山烽火成焦土,牛耳牲盤捧載書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
- 一丘安穩且徘徊,掩耳誰知蟻穴雷。 -- 出自明·李流芳·秋日臥疴西音以詩枉訊次答
- 再約娛賓曲,歌舞喧耳目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淮西敘別
- 落日無來信,西風滿耳蟬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余秀才
- 東家華袞屢垂褒,傾耳幽蘭郢唱高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謝齊屯田見惠詩什
- 灌園路僻蒼煙曉,洗耳灘長碧溜春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謀退
- 相期勉力宣新政,側耳民謠起少城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送張屯田通判益州
- 君歌陽春曲,調與眾耳違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謝姜自明秀才示卷詩
- 酒酣萬事忽驚散,捽耳頓足歌年豐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黃司戶紅糟韻四首
- 有如子稚母更柔,弭耳阿童惟所逐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
- 梓澗使君之贈尚爾耳,況自丞相還如何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憶筇杖
- 天公高居民父母,有耳應聞下民語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憫農
- 半生繁會想梨園,醒耳秋風鳳語弦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紹興間國工胡偉琵琶擅稱一時其徒豪興得胡心
- 云軿鶴駕何曾遠,滿耳天風吹佩環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臨川道中玉虛觀
- 天津橋上小徘徊,入耳新聲兆有開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聞杜鵑三首
- 不然豈徒有三足兩耳□□,天地中閒泣神鬼。 -- 出自宋·龔開·題自寫蘇黃像
- 寒城日出無窮事,老耳山中獨聽泉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酬潘景玉
- 云十有六葉,咸通之耳孫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方玄英故居
- 我來坐潭上,俯仰清耳目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臥龍潭
- 飛霞在指瑞,甘泉生耳根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凌云寺
- 子勿謖池小,托方儋耳翁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喜張仲景范與蔡仲見過
- 哦風徑游衛山峬,溢耳謠言如春敷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丁祖舜綠筍之韻
- 三生凡骨不得到,兩耳夜半空聽猿。 -- 出自宋·陳東之·游沃洲山
- 幽居日對野人多,滿耳桑麻不及他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貴要之客來
- 不才但有山林興,洗耳專聽奏凱歌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送葉味道赴南宮
- 道人不絕俗,自然無耳喧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宿福海寺
- 淫弦濁管何足道,入耳得此成真娛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雪后況湖歌
- 冷縮身芽爛,滋含樹耳生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久雨記農父語
- 已動凝前旒,又隔充耳紞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湯南萬求詩贈別遂用其和韓總卿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