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白傳極知兒戲耳,一生水石作奇觀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郡宅舊有飛泉湮廢不治予接竹重理之
- 與詩小住為佳耳,莫管梅花太瘦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與客觀雪
- 此輩束之高閣耳,且容黃犢伴春耕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贈相士
- 諸人如見問,貧耳卻非窮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話別
- 從古市朝如此耳,攙閒天地奈之何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泊龍灣
- 衰病老來常熊耳,莫教左右手孤予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老熊
- 春風蕩城郭,滿耳是笙歌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揚州春詞三首
- 嗟我老無力,掩耳任叫呶。 -- 出自清·錢謙益·古詩贈新城王貽上
- 世事知空風過耳,別有些兒歡樂。 -- 出自元·尹志平·無俗念·天涯海角
- 垂衣坐法宮,充耳施纊黈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
- 因艱步履蓋老耳,弗慎起居為恧然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紀實
- 九家正注宜存耳,余氏支辭概去之,適以遺編搜四庫,乃斯古刻見漕司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郭知達集九家注杜詩
- 主賓僮仆齊傾耳,寫出尋聲暗問神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金廷標琵琶行圖
- 欲見高僧聊爾耳,便乘余興去來兮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圣果院訪忠上人不值
- 甘言終幸憐,逆耳先防辱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譽樹行
- 十年未洗紅塵耳,誰聽清風石上弦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寄莊孔旸(二首)
- 號召英豪執牛耳,大搜燕冀選龍媒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憩紅詩課戲題一待于后
- 人亦天地一物耳,獨以道義超眾形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勸學歌
- 閉目駭奔騰,掩耳羞嘈贊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壽龍津余此溪
- 惡聲聯斷仙靈耳,赤幘空汗百世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大王峰
- 遼東不洗巢由耳,痛切初年割席遲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華歆
- 元龍父子二人耳,賢於曹公十萬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上·審配陳珪
- 達磨不識,眼瞎耳聾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觀·偈頌七十六首
- 滿眼看不盡,滿耳聽不徹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將謂耳背,元來耳聾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頌古三十六首
- 無弦猶自韻,有耳幾曾聽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禮疎山塔
- 齒豁頭童,眼昏耳聾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小師惠林師孫法濟請贊
- 放生池里魚傾耳,受戒壇前石點頭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
- 宜民條教出,溢耳頌聲騰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五羊曾仲卿改秩受縣南歸
- 父祖艱難猶在耳,兒孫憤悱可書紳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招董彥文以下十二人小酌道舊
- 正恐癡兒小癡耳,大癡身自與名全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過快閣
- 混沌之竅君之耳,松風觸處天機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南康劉尉于廳事之東開軒日清瀨蓋取其前松聲
- 拜恩瞻鳳扆,傾耳聽云韶。 -- 出自隋··郊廟歌辭·晉朝饗樂章·群臣酒行歌
- 側聞玉音猶在耳,記錄姓名標殿帷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臨平道中用坡老雪中長韻答劉寺簿
- 管弦嘈嘈聒人耳,不聞兵來渡溪水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姑蘇臺(在橫山西北麓)
- 林風吹發寒擁耳,獨枕空尊碧巖里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贈醉樵
- 人生行樂留連耳,何用千鍾貯寶璣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再和
- 晝吟夜誦翁文耳,池蛙何容聒正聲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顧彌邵以其尊內翰所有歐陽公集遺侄季澈賦詩
- 嘉陵江聲不到耳,嘉州清音得之子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數蒙楊澤民秀才惠佳篇謝以長句
- 夜半江頭清客耳,彷佛鐘聲風雨里。 -- 出自宋·晁說之·夜大風
- 雕題飛棟宇,儋耳間衣裳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答魑魅代書寄家人
- 還從漢闕下,傾耳聽中和。 -- 出自唐·沈佺期·餞高唐州詢
- 君特未知其趣耳,若還知、火急來投社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拂袖歸來也
- 俗事不教污兩耳,宴居聊可盤雙膝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滿江紅·三黜歸來
- 三弄笛聲風過耳,一枝筇影月隨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梅花
- 得君小住為佳耳,姑置閑談敘別懷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用強甫蒙仲韻十首
- 一笑拈花差易耳,三年刻楮欲何如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諸人頗有和余百梅詩者各賦一首
- 玄花生眼蜩鳴耳,貪校新抄數板書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夜坐二首
- 酒戶詩壇聊爾耳,也吟唧唧醉陶陶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病起十首
- 國貧端坐養士耳,汝曹衣廩民血髓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觀調發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