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攏弦疊響入眾耳,發自深林答空谷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永叔戲作
- 嗟我儒者飲,聒耳無管弦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贈酒
- 雞鳴犬吠似聒耳,舉頭屋室皆左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回自青龍呈謝師直
- 年年租稅在,聒耳信已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吳沖卿秋蟲
- 四方號令施,萬耳昏聾掃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景彝西閣獨直
- 清猿不到俗士耳,香草已入騷人篇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綺翁游齊山寺次其韻
- 仙娥低粉面,熊耳壓峰頭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對雪感懷呈翟使君馮中允同年
- 先請境內山,熊耳有如聾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合崖湫
- 八節灘聲長在耳,一川風景盡歸樓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留題龍門
- 一夜不眠孤客耳,耳邊愁聽雨蕭蕭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浣溪沙
- 吾身櫟社真寄耳,趣取無用安足數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贈段萬頃
- 焚香閉合坐,啾耳從潗濈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八弟無斁宰寶應
- 詩篇驚人眾側耳,蚤有高譽無卑棲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劉景文兩浙西路都監
- 時平游宦行樂耳,屬有佳客須頻攜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送劉景文兩浙西路都監
- 功名櫟社直寄耳,顏色不同誰后先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次韻和文潛暮春即事
- 嘈嘈廣樂猶盈耳,出門依舊重人間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及第東歸將赴調寄李成季
- 上有弦歌女,充耳以黃瑛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其一西北有高樓
- 避雨唯應急走耳,登城原丐少休之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雨后登城上亭
- 入簾搖竹影,塞耳落洪聲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夜句三首
- 殫精有後悟,畜耳無前聞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西湖觀月聽琴
- 蹲滑踏青穿馬耳,轉危緣險出羊腸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城南
- 未關他、等閑俗耳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水龍吟·天教占得如簧
- 吁嗟乎人乎,有耳聽我言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憐貓示內
- 時出苦言醫俗耳,多培好事壽閒身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弟觀喜董稼山至有詩因次韻二首
- 君子之道在中耳,才落一偏犯公議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辟戴帥初食長菜
- 人閒樂處聊示耳,此外本無邱與崖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楊君貴
- 從今門外事,洗耳學由巢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似范景山
- 燕鶯已付忺新耳,蠶麥猶關活世心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凝光亭偶成
- 古人蹤跡徒云耳,宿世功名安在哉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鷓鴣天·爭鹿人家夢未回
- 頭頭相與吾之耳,風清月白,疏梅瘦竹,都是天游。 -- 出自元·姬翼·青杏兒·沙暖狎輕鷗
- 放懷隨野鶴,過耳任春禽。 -- 出自宋·俞桂·次下竺僧韻
- 私地蛙鳴徒聒耳,長沙國小僅回身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天臺梵才師長吉在都數以詩筆見授因答以轉句
- 鼻頭出火風生耳,寧愿揚州作貴人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曹景宗
- 蛙聲直可厭,聒耳橫相干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聞蛙二首
- 蟲形浮墨沼,鼠耳綻經槐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初除直講獻內閣馮學士孫侍郎
- 南陽無雊雉,熊耳合投兵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歲暮書事十二首
- 驅馳所幸一飽耳,士而謀食愧前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惜別贈子中昆仲二首
- 曷若不見,目清耳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友山
- 炎炎萬物息,聒耳唯鳴蟬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六月五日苦暑
- 簞瓢三畝易辦耳,寄聲父老不汝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張嘉甫
- 明已損目聰去耳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百年歌
- 非唯喧呼亂人耳,漸恐巢穴妨人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春風
- 命有儻來猶末耳,天徒生我使窮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日感憤二首
- 恨無玉纊充天耳,垤鸛鳴鳩愿不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晚晴寄滿子權
- 憶初從粹翁,睡耳忽得提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李常伯
- 愿從我翁歸洗耳,不用妓女汙山水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述懷呈十七家叔
- 寧飲三斗酒,有耳不聽無味句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王周士赴發運司屬官
- 可憐危肩聳及耳,浩歌能復彌清冽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出都寄二蘇
- 世間名利不到耳,長與梅花作主盟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題雷峰塔南山小景
- 步繞新泉聊洗耳,由來心與地俱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春日書事五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