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嗟哉山泉一物耳,朝態莫狀不爾窮。 -- 出自宋·張灝·水簾
- 共仰壯圖方赫耳,自嗟衰鬢轉皤然。 -- 出自宋·張洎·暮春月內署書閣前海棠花盛開率爾七言八韻寄
- 所行唯恐復聞耳,既已聞之且力行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論語絕句一百首
- 西掖北門聊爾耳,春風秋月亦悠哉。 -- 出自宋·張九成·悼呂居仁舍人
- 小春破白惟梅耳,檢點南枝花尚遲。 -- 出自宋·張勉窗·海棠
- 不妨靜洗笙歌耳,穩接江濤到枕邊。 -- 出自宋·張牧·山舍在浙江亭得父書開示題詩於亭
- 龍公多事多勞耳,萬理由來要得平。 -- 出自宋·張蘊·新晴
- 借得許由當日耳,聽頻誰不為清心。 -- 出自宋·章鑒·杭山八景
- 人生南北浮萍耳,四海九州都是家。 -- 出自宋·趙必象·懷梅水村十絕用張小山韻
- 轉蓬蹤跡徒勞耳,心愧雁山頭白翁。 -- 出自宋·趙汝績·雁山章君以江山無盡圖求詩
- 鳥哢蟬鳴俱過耳,心如鐵石發如金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馭·云峰庵
- 行樂隨時吾事耳,乾坤何地不容身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漫興二首
- 我來拂石坐,傾耳聽潺湲。 -- 出自宋·趙與檳·白鶴巖
- 男子之死一言耳,死而不亡公父子。 -- 出自宋·周洎·忠孝亭
- 空谷隱晴雷,聒耳笑語亂。 -- 出自宋·朱京·麻姑山
- 屋西有山名虎耳,東流挹抱長溪水。 -- 出自宋·朱南強·古隍行
- 天風吹落宮人耳,知是彤庭正早朝。 -- 出自明·朱權·宮詞
- 馳道行驕轡耳耳,路旁見者誰不喜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題平章公所藏天馬圖
- 古音凈洗箏琶耳,何須更濯丹砂泉? -- 出自元·汪克寬·題道士張湛然彈琴詩卷
- 豈伊往來真戲耳,簸弄物化令人驚。 -- 出自元·周砥·張公洞
- 書回故國無黃耳,家遠清宵總白頭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八月十三夜同考子弟作有懷拂水
- 遠出俗塵堪洗耳,閑窺容發悔勞形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曹季野余掄仲招集古巖寺洗泉即事
- 放歌吳門市,洗耳長江流。 -- 出自明·高遜志·答徐以文
- 剖膚藏魚目,聒耳聞瓦釜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送潘御史克容釋累赴京
- 人言此特余氣耳,來歲未必能芬葩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楸子樹
- 一笑春紅真漫耳,傍人已道色全饒。 -- 出自明·陸釴·次韻答劉郎中席上之作
- 堪嗟世人多貴耳,賀監高樓憶劉子。 -- 出自明·陸釴·同寮諸公會飲倪侍讀宅
- 時事向人慵側耳,晏眠如釋但梳頭。 -- 出自明·呂皞·十月寫懷
- 醫無山頭角滿耳,十萬健兒密于蟻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快游歌寄汪一甫
- 更闌擁衾坐,側耳聽雞鳴。 -- 出自明·謀堚·不寐
- 青天孤月靜,滿耳是秋聲。 -- 出自明·潘氏·重陽
- 富貴不來行樂耳,莫嫌三復詠山樞。 -- 出自明·錢謙貞·懷古堂夏日漫興八首(錄四)
- 高齋月照席,兩耳生松風。 -- 出自明·全室宗泐·喜清遠兄至用齊己韻(四首)
- 搶頭椿已謝,入耳雁同嗷。 -- 出自明·阮漢聞·示弟
- 真宰之功一言耳,回格天心正人紀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狐綏綏
- 暢心風振衣,屬耳泉鳴澗。 -- 出自明·史鑒·游寶石山有懷舊游諸友
- 事有謬不然,傾耳聽我詞。 -- 出自明·宋玨·讀金陵俞仲髦荔枝辭戲作五十四韻
- 豈無清冷可洗耳,亦有沆瀣堪充虛。 -- 出自明·蘇伯衡·方壺云山爛熳圖同胡士恭博士題
- 琵琶橫笛空聒耳,唐姬搊箏妙無比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驪山老妓行(補唐天寶遺事,戲效白樂天作)
- 殘夜破幽闃,心耳俱灑灑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夢覺
- 雷霆不使人醉耳,忍聽城門《薤露》歌。 -- 出自明·田藝蘅·錢塘門
- 往來大業五載耳,世上英雄有如此。 -- 出自明·屠隆·沛縣登歌風臺吊漢高祖
- 我有一曲側君耳,世事悠悠每如此。 -- 出自·王偁·將進酒·故人手持金屈卮
- 凝心無定寐,集耳多虛聞。 -- 出自明·王璲·秋夜(六首)
- 人生取足一飽耳,何必營營執算籌。 -- 出自明·王問·固窮居士歌
- 落日帶沙岸,滿耳雷闐闐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露筋娘子詩(并序)
- 不知誰是鐘期耳,乘月時來一賞音。 -- 出自明·王越·夜坐
- 德星無復睹,洗耳亦何在? -- 出自明·徐賁·晉冀紀行(十四首)
- 江中濤聲日在耳,白蓮紫榴開復深。 -- 出自明·楊承鯤·戲贈李之文
- 其聲一何猛,掩耳不敢受。 -- 出自明·楊循吉·鵝湖口大風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