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人間顧棄姑云耳,地下從游亦闐哉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庚午三月初九日寒食有感
- 八節灘聲長在耳,一川風景盡歸樓。 -- 出自宋·呂公著·留題龍門二首
- 簿書期會目前耳,此意當令齊洛嵩。 -- 出自宋·呂祖儉·晁景迂大觀庚寅冬為四明船場后七十有余年某
- 聽誦歸來辭,掩耳謝不敢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尚書汪公得請奉祠餞者十有四人分韻賦某得敢
- 況復詩壇執牛耳,所至風月相獻酬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送喻叔奇通判會稽
- 行至箕山下,盈耳康衢謠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許由
- 拊頭雖逮事,提耳未親接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酬上饒徐季益學正
- 世上是非難入耳,人間名利不關心。 -- 出自宋·羅燁·小說引子
- 阿囝離鸞嗟囑耳,誰陪老婦祭瓶盆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南岳魏監廟曩自請奉祠恬於聲利十余年來益閉
- 變化侯王等閒耳,不堪持到影香前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舜舉水仙梅五絕
- 此意推行在人耳,肯教豐歉制低昂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餞高仁卿農丞奉使還北
- 人生自可行樂耳,劍首功名但一吹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次韻九日寄史推
- 接目有佳色,到耳無驚響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古詩四首呈劉行簡給事丈
- 朅來此地荒穢耳,遠隔長林不相倚。 -- 出自宋·錢時·杰侄所居之前舊無竹二月中忽出筀筍一根特立
- 是非不屬閑人耳,月自當空水自流。 -- 出自宋·錢億年·呈盛逢時
- 虜在目中余事耳,不煩遙度掃穹廬。 -- 出自宋·沈繼祖·上揚州錢帥
- 潁水舊來堪洗耳,西風當日苦多塵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離臨安道中有作
- 千眼地摸索,千耳不可見,家家門首透長安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也好笑,也堪悲,耳垛元來兩片皮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堪嗟不入聾人耳,空使西山月又斜。 -- 出自宋·釋達觀·頌古五首
- 滿眼覷不見,滿耳聽不聞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九首
- 少室山前風過耳,九年人事隨流水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更問如何,眼瞎耳聾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衡陽老子一僧耳,打雨罵風無別伎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二僧之衡陽
- 頭蓬松兮郡辨,耳卓朔兮莫窺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遠·示化士
- 聲以眼聞,色以耳見。 -- 出自宋·釋可湘·思惟相贊
- 草履只栽三個耳,麻衣曾補兩番肩。 -- 出自宋·釋靈澄·西來意頌
- 草鞋對頰聳八耳,拄杖橫身撐兩頭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二十二首
- 一頭卷螺發,兩耳帶金環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頌古十一首
- 鐵鐺無腳又無耳,墻下春深薺葉開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頌古四十五首
- 面骨如拳攙兩耳,此公壽相等銅人。 -- 出自宋·釋若芬·壽傅守
- 久矣笙竽喧眾耳,新聲待奏鳳將雛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次徐監簿韻賀吳侍郎新第落成二首
- 坎止流行聊爾耳,一身隨世作虛舟。 -- 出自宋·釋紹嵩·解嘲十絕呈浩西堂
- 滿眼聽不聞,滿耳覷不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湖海聽聞齊掩耳,只宜藏拙古巖陰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白云恐污山翁耳,重鎖此門不放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聞竺寺迎號服因成口號
- 是非不入溪翁耳,生涯只在清溪里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溪翁
- 夢身休化蝶,病耳畏聞蛩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敘志
- 連宵雨如瀉,老耳聵不聞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厭雨
- 雅樂寢不作,滿耳侏離淫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先云洲訪予於萬玉歸而寄詩因用其韻
- 百丈遭喝,三百耳聾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唯守性清凈,眼耳若盲聾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偈頌三十首
- 世人應不會,側耳立松陰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嘆仰流通
- 柴鳴竹爆驚人耳,大洋海底紅塵起。 -- 出自宋·釋擇崇·偈二首
- 兩段不同,眼暗耳聾。 -- 出自宋·釋志璇·偈五首
- 不下禪床,一喝耳聾,不妨游戲人事海中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只如不涉眼色耳聲,甚處與他相見,婺機羅,川紙會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朋·偈傾一百六十九首
- 見說許由曾洗耳,可憐巢父更鞭牛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是非既落傍人耳,洗到驢年也不清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偈頌十七首
- 月明后夜思熊耳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西歸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