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自從今夕聽,吾耳一生聾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琴
- 陽關三疊徒勞耳。 -- 出自宋·魏庭玉·賀新涼/賀新郎
- 庭前鼓吹喧人耳。 -- 出自宋·章謙亨·步蟾宮·團圞小酌醺醺醉
- 蕭條旅館秋,滿耳寒螀啼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寄黃希聲
- 九皋清聞猶歷耳,誰謂九原不可起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伯成嘗受學于河朔前輩鶴鳴翁其學亦宗濂洛贈
- 從我乞書戲我耳,為君小試知君蹙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趙提舉求作字余辭以不能工仍作詩謝之
- 彼來欺我自欺耳,只要我心無自欺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贈鄧可欺
- 范張心許友,余耳面為朋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有感
- 笑言此亦人間耳,聞有蓬萊何處是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桃源行
- 雖然文章亦徒耳,萬言不直一杯水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贈王生
- 潛心寫幽韻,洗耳聽寒濤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詠松
- 升堂定何日,洗耳聽規箴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寄西澗葉侍郎
- 妙音怕入時人耳,攜入白云深處彈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聽竇圭琴
- 空山學仙子,滿耳笙簫聽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次韻周公謹見寄
- 禾黍油油生有耳,芭蕉點點斷無腸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秋雨嘆
- 客來洗予箏笛耳,清圜瑯然散百憂。 -- 出自宋·馬廷鸞·題王氏琴清堂
- 慢贏得,秋風兩耳,冷泉亭下騎驢。 -- 出自宋·趙汝茪·漢宮春·著破荷衣
- 賴有雙臺知己耳,牢落孤懷欲吐。 -- 出自宋·林式之·酹江月/念奴嬌
- 曹石當年徒浪耳,悠悠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南鄉子·豪杰說中州
- 某邱某壑無隱耳,貯見漢庾堆陳紅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贄見五峰燕先生
- 剔目信已篤,刲耳何所從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古意
- 先訓丁寧猶在耳,老吾寂寞自沾襟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嶺后山莊
- 雀舌最嫩弱植耳,嘉樹一發如針然。 -- 出自宋·蒲壽宬·登北山真武觀試泉
- 書聲雜紡響,聒耳亦足嘆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寄彭宏濟
- 古人今人同此耳與口,古泉眼中見有相似二君不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贈古泉相士
- 斷杵偏來征客耳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木蘭花令
- 空元無象,奚事耳目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晨入東寺閱藏行香
- 山中有流泉,洗耳今無人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古意
- 吹腔不識愁,愁耳偏聞吹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聞笛
- 病身空羨酒,愁耳愛聽泉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坐病不赴姚總統席夜聞樂聲因寄
- 醫亦其中一事耳,造妙直與神明俱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贈醫士詹翠峰
- 世多善于無善耳,使我百感煎中腸。 -- 出自宋·蔡士裕·贈琴士周芝田
- 大抵利名些子耳,幾多寡杰被縈絆。 -- 出自宋·華岳·呈鍾子嚴
- 不怨雨聲聾客耳,只愁春思亂楊花。 -- 出自宋·張埴·山閣
- 井花凈洗行人耳,留聽溪聲入夜潮。 -- 出自唐·柳公綽·題梓州牛頭寺
- 一洗平生箏笛耳,極知綠綺有遺音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何元清韻九絕
- 玉佩泉鳴清醉耳,劍铓山峭割愁腸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游堯臣出郊二首
- 肯來洗我箏笛耳,{壓土換木}絲古曲彈南風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用元韻答徐尉
- 佩印累累真漫耳,婆娑林下有香名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徐商叟參議儒榮閣
- 吾友暫蟠蟄,側耳春雷輟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汪誠之韻
- 拄笏看山聊爾耳,懶彈綠綺索知音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秋懷二首
- 所彈非新聲,俗耳安肯聞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彈琴
- 游人無定處,入耳更應先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早蟬
- 朝鐘暮鼓不到耳,明月孤云長掛情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山中
- 不是鐘期聽,俗耳安能別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覽友生古風
- 聲聲猶得到君耳,不見千秋一甑塵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聞杜鵑
- 自是時人多貴耳,目無明鑒使俱焚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卞和
- 德星搖此夜,珥耳滿重城。 -- 出自唐·王良會·和武相公中秋夜西蜀錦樓望月得清字
- 丹禁舊臣來側耳,骨清神爽似聞韶。 -- 出自唐·王仁裕·荊南席上詠胡琴妓二首
- 溪田雨漲禾生耳,原野鶯啼黍熟時。 -- 出自唐·李建勛·閑出書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