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有人占寶氣,無耳著修名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李仁甫運判赴召三首
- 旁人勸我聊爾耳,仙娥好意君勿阻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中秋玩月以東坡詩不擇茅檐與市樓況我官居似
- 書生一第蛻骨耳,排風軼電方自茲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
- 一動天文兒戲耳,苦煩天子訪羊裘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師仁再用韻復作一首
- 犬羊腥膻亦人耳,悅安惡擾皆其情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樊漕移帥瀘南
- 向來施設本此耳,欲著吾說聽者驚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挽李子和知縣
- 一絲起爐薰,洗耳鐘磬響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獻萬佛圖為張雅州壽
- 芙渠薝蔔一家耳,相看未易分級層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宣孺斫庭前蘆葦見山有薝蔔入坐中示詩次其韻
- 客魂搖鳥影,醉耳入江聲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游東山
- 驅車下山去,逼耳聞清猿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過分水嶺
- 謠頌洋洋在人耳,不須樂石更刊銘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樊運使挽詞
- 此但古人糟粕耳,更須從此悟真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以六經左氏傳莊子遺伯中第有詩來謝次韻
- 右軍作序亦寓耳,藁草乃致傳無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跋李少裴修禊序
- 揚子江頭言在耳,靈山會上笑傳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伯父與心聞偈
- 公道世間惟此耳,年來猶幸不相欺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次韻十絕·染須
- 豈惟足生氂,垂耳紛敗絮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南仲寄王樸畫貓犬戲為之賦
- 振起家聲差易耳,便看奏最躡青云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王伯奮守筠陽
- 雅意嘉招言在耳,贈行新句墨猶香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挽武宣教徯四首
- 少休廛市喧囂耳,來聽田農應和歌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田舍雜興懷長兄四首
- 風月平分聊爾耳,云霄咫尺奈君何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湯倅留別
- 俗學可憐夸口耳,何如默坐息營營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前詩謂思索詩句可以度日第恐終無益再賦一首
- 簿領何妨聊爾耳,湖山正是屬吾曹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再用韻呈林子長
- 直探牛心屠獪耳,能安貧賤乃英豪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枕上偶得數語呈林子長
- 宦海陸沉聊爾耳,詩人休詠白蘋洲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和鮑倅暴雨大水之作
- 紛紛我輩小巫耳,健讀數過徒噫嘻。 -- 出自宋·黃人杰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聞兒誦書聲,兩耳輒身明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連日雨作頓有秋意懷感之余得詩七首書呈教授
- 眼貪白鳥孤沒,耳怕哀猿數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龍游道中三首
- 春秋賢者責,傾耳向長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送趙一叔江西漕赴召三首
- 潢潦儻收應易耳,白汀翠竹最相關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五月十七日謁伏波廟四首
- 紛紛盈鄭衛,洗耳驟聞韶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楊謹仲監廟三首
- 舊游久闊空信耳,高處一上何佳哉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
- 故當信目不信耳,毀譽不用從人問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寄楊溥子
- 蟲號亡賴更滿耳,況是病夫新起詩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病中
- 吾家近京驛,側耳聽車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和答黎季成送行
- 不堪悠悠射馬耳,頗愿渺渺騎鯨背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明叔用大字韻作詩見寄復用韻作七言一首答之
- 此特太白細事耳,他人所知吾亦知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謫仙歌
- 應憐聽者未洗耳,衡山高兮湘水深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葉路分
- 坐而投壺妙貫耳,立而對弈工解圖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群玉堂即事
- 治效龔黃方側耳,交情嵇呂好差肩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次韻衛慶陽使君送別這章
- 游宦向來徒溷耳,盛名今得孰多焉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次韻長沙鄭監廟公選
- 青紫拾來馀事耳,直應尊主庇斯民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鹿鳴小集奉餞赴省諸公
- 敵使三節能幾耳,客載萬舸何為哉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陪使護客晚發京口
- 萬里偶逢多幸耳,一朝相別兩茫然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送綿竹王主簿
- 經緯一同馀事耳,清朝晝繡說家傳。 -- 出自宋·曹彥約·為謝府題制錦堂
- 掛帆干斗極,屬耳鳳凰鳴。 -- 出自宋·崔與之·送魏秘書赴召
- 寓言聊以忘憂耳,進德渠教一刻閒。 -- 出自宋·李壁·季允用韻各賦兩章予亦再賦四首
- 須信人生行樂耳,虛名那用世間傅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流觴西湖用范左史韻
- 荻花江月正佳耳,青衫浪泣琵琶舟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紹定閩寇平上功省府黃伯
- 雖去國、言猶在耳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獨立西風里
- 聞有用我者,掩耳忽不悅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績和李參政湖上雜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