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7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文章已滿行人耳,一度思卿一愴然。 -- 出自唐·李忱·吊白居易
- 春風吹落君王耳,此曲乃是升天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春日行
- 舉觴酹巢由,洗耳何獨清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山人勸酒
- 洗心向溪月,清耳敬亭猿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韋少府
- 無人貴駿骨,騄耳空騰驤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經亂離后天恩流夜郎,憶舊游......
- 洗心得真情,洗耳徒買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
- 神仙多古貌,雙耳下垂肩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嵩山采菖蒲者
- 翠鬟斜幔云垂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菩薩蠻·翠鬟斜幔云垂耳
- 醉慢云鬟垂兩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減字木蘭花·玉房金蕊
- 聲斷幾聲還到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謁金門·秋帷里
- 滿瓶雖可致,洗耳嘆無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,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滅決囚禁。自
- 蛾眉勸酒聊爾耳,處仲太忍茂弘孱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用前韻
- 人生百年如寄耳,七十朱顏能有幾?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清遠舟中寄耘老
- 須防額癢出三耳,莫放筆端風雨快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
- 丹青弄筆聊爾耳,意在萬里誰知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書李伯時所藏韓干馬
- 愁顏解符老,壽耳斗吳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過韻冬至與諸生飲酒
- 黃姜收土芋,蒼耳斫霜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用過韻冬至與諸生飲酒
- 試問靜中閑側耳,隔窗撩亂撲春蟲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雪詩八首
- 哀彈本舊曲,妙耳非昔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九月十五日觀月聽琴西湖一首示坐客
- 何當寄家書,黃耳定乃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予來儋耳得吠狗曰烏觜甚猛而馴隨予遷合浦過
- 四山眩轉風掠耳,但見流沫生千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百步洪二首
- 試掃北臺看馬耳,未隨埋沒有雙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雪后書北臺壁二首
- 我衰正伏櫪,垂耳氣不振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地黃
- 用之如何在我耳,入手當令君喪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孔毅甫集古人句見贈五首
- 孤云落日在馬耳,照耀金碧開煙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過超然臺贈太守霍翔
- 抱枝寒蜩咽,繞耳飛蚊清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
- 但苦世論隘,聒耳如蜩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
- 枯槁形骸惟見耳,凋殘鬢發只留須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竹香爐
- 石門之役萬金耳,首鼠不為吾已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與葉淳老、侯敦夫、張秉道同相視新河,秉道
- 玉釵半脫云垂耳,亭亭芙蓉在秋水,當時薄命一酸辛,千古華堂奉君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章質夫寄惠崔徽真
- 貴賤賢愚同盡耳,君家不盡緣賢子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任師中挽詞
- 龍旂承祀,六轡耳耳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閟宮
- 君子無易由言,耳屬于垣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小弁
- 魑魅魍魎徒為耳,妖腰亂領敢欣喜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
- 破敵金城雷過耳,談兵玉帳冰生頰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·漢水東流
- 已被堯知方洗耳,畢竟塵污人了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濮上看垂釣
- 孟嘗平居時,娛耳琴泠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思歸樂
- 且聽應得在,老耳未多聾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箏
- 天下無正聲,悅耳即為娛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議婚
- 奮迅毛衣擺雙耳,如從流沙來萬里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西涼伎
- 與君三伏月,滿耳作潺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牛相公歸仁里宅新成小灘
- 七弦為益友,兩耳是知音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船夜援琴
- 縛戎人,縛戎人,耳穿面破驅入秦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縛戎人-達窮民之情也
- 咂膚拂不去,繞耳薨薨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蚊蟆
- 笙歌一聲眾側耳,鼓笛萬曲無人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立部伎-刺雅樂之替也
- 西窗獨暗坐,滿耳新蛩聲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禁中聞蛩
- 笙歌委曲聲延耳,金翠動搖光照身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九日思杭州舊游寄周判官及諸客
- 誰知茲檐下,滿耳不為喧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松聲
- 高枕夜悄悄,滿耳秋泠泠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亭西墻下伊渠水中置石,激流潺湲成韻,頗有
- 緩步東西行飯耳,元非看竹探梅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即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