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6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流澤未遠,口耳復迷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疇依
- 登臨聊復爾耳,佳節懶為酬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老子世北客
- 奚為者,聊爾耳,此山中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壯志小鵬背
- 紛紛蠻觸等耳,富貴大槐宮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水調歌頭·一番蓼花雨
- 才過城闉外,耳要命無市聲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山行
- 間熱我,醉時耳。 -- 出自宋·李演·賀新涼/賀新郎 多景樓落成
- 登場惟苦禾耳生,棲畝尚有禾頭出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夏秋積雨歲用大祲長言紀實
- 國柄或竊弄,耳目相蔽欺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日食罪言
- 目斷山河影,耳聞鐘磬音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四月十六夜月蝕
- 心知沈跡墮,耳熟舊詩夸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秋巖入城后寄
- 圣賢事事在耳目,依然昔日佳山川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觀洛行
- 督郵尚若人耳。 -- 出自宋·吳編修·摸魚兒·予何人
- 非我君,何聞耳。 -- 出自宋·巫山神女·惜奴嬌·顯煥明霞
- (吳越王)口耳王,圣明天子要錢塘。 -- 出自·***·吳越王與陶穀酒令
- 安龍頭,枕龍耳。 -- 出自·***·葬書語
- 薄世臨流洗耳塵,便歸云洞任天真。 -- 出自唐·汪遵·箕山
- 草衰頻過燒,耳冷不聞蟬。 -- 出自唐·林寬·塞上還答友人
- 琴有古聲清耳目。 -- 出自唐·楊昭儉·贈夢英大師
- 屋面盡生人耳朵,籬頭多是老翁須。 -- 出自唐·徐仲雅·句
- 誰會酒醒傾耳聽,近來沙塞不吹秋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聞曉角
- 老子行年過耳順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蝶戀花 丁亥正月十三日親朋治具,醉中賦此
- 姓字不聞入耳,夢魂長繞山林。 -- 出自元·沈禧·風入松 詠書景
- 不用滄洲洗耳,聽風前、此君清嘯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水龍吟 題曹德祥水居
- 孔明不遇大耳主,亦必老向隆中眠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龐公攜家圖引為張橘隱題
- 吳甸土寒黃耳魄,秦山草歇白蛇腥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同誼書記游查山留題凈無染西南林壑
- 琴韻瑯瑯聒耳聰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武陵春 欲界
- 與雪相期,側耳隔窗蟲撲。 -- 出自元·凌云翰·獅兒詞 賦梅和仇山村韻
- 千人洗心傾耳,向花梢、不覺月陰移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木蘭花慢 贈歌妓
- 此何哉,自取耳,亦難兮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最高樓 又次前韻
- 更添得、砧聲耳根。 -- 出自元·張可久·太常引 黃山西樓
- 我亦摧頹踰耳順,異時惇史托馀輝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寄致政杜相國
- 生長在河朔,耳目熟金革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感事
- 篁韻松濤入耳清,誅茅欣見徑初成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園居
- 無復余聲到耳邊,衡門不閉亦蕭然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春詞二首
- 富貴天街紛耳目,清閒地位當山林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贈陳蕓居
- 時事自多無耳聽,長安雖近不曾聞。 -- 出自宋·葛天民·戊三月夏五過抱樸巖
- 紫冰搖搖菌耳濕,黃雪糝糝松花香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山中曲
- 但將遠趣醒耳目,不獨暑月排歊蒸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內闔錢公寵惠高麗扇以梅州大紙報之仍賦詩
- 煩襟得洗淪,耳目亡氛埃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臨江鮑守示詩二篇因寄之
- 不以目視以耳聽,齋心三日鈞天瑟。 -- 出自清·魏源·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
- 眼底得詩料,耳根猶市聲。 -- 出自宋·陳鑒之·到三圣廟坐池亭久之記經四十字
- 幾曲清冷寄耳,一聲欸乃歸歟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題石泉漁歌
- 軟風吹香態耳蒼,蘅皋芝田晴翠長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題雇愷之畫洛神賦歐陽率更書同宗御跋壽右司
- 云門輕與凡耳彈,夜光莫怪兒童誚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絕交行
- 歷年二千余,耳目為所驅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學詩
- 予方感嫠緯,耳此距躍三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讀謝章奏疏賦朝陽吟
- 茲實總角時,耳聆父老言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龍淵
- 雷霆破蟄里耳驚,龍{左蟲右戾}蟠泥神物守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眉州太守劉公忽於池中獲東坡所作遠景樓碑鄉
- 肺腑欣有得,耳目諒無憎。 -- 出自宋·黃超然·古風
- 世人重茍且,耳目非卓敻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南埜書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