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6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別恨久隨黃耳去,歸心應望白云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歷陽寄定城尉彥逢弟
- 那紛紛毀譽,耳邊風過,我何曾記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水龍吟·漢江流入蒼煙
- 平生不識大耳公,座上客歸丞相府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題王粲登樓圖
- 三萬六千場耳,一日杯傾三百,巧歷算能推。 -- 出自元·姚燧·滿江紅 守歲
- 笑殺斗升腸,耳熱索稈蔗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酒徒
- 指如十挺墨,耳似兩張匙。 -- 出自唐·蘇颋·句
- 鹿袖青藜鼠耳巾,潛夫豈解拜朝臣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山中喜崔補闕見尋
- 趙侯首帶鹿耳巾,規(guī)模出自陶弘景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句
- 既醉萬事遺,耳熱心亦適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客舍月下對酒,醉后寄畢四耀
- 一彈一引滿,耳熱知心宣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初晴抱琴登馬退山對酒望遠醉后作
- 張侯一芟掃,耳目復清曠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寄題辰州沅陽館
- 乾坤一蘇醒,耳目兩聰明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晚晴
- 定應容我醉,耳熱更高歌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湯總管邢監(jiān)廟約游城東酒間求詩為賦此
- 平時里社游,耳目到隱微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秘閣鄭公移節(jié)鄉(xiāng)部置酒餞別詩以侑之
- 塵翳玉笙嗟耳冷,何人度曲顫鸞篦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劉常甫見贈二首
- 勝談亹亹清耳根,向來憂虞無足言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呈趙帥
- 躁擾至絕命,耳聞痛在肉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書法蟹方后
- 心若金蘭過耳余,春來還共客東都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謾成三首
- 故人半夜洗耳恭聽牛頭,望載濡唇百壺酒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送范秉彝
- 朝霞乍吸心耳清,沆瀣忽餐肌骨瑩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某夏夜酣寢飄然身若凌云其覺也作夢游仙以原
- 忽共老安相耳語。 -- 出自宋·惠洪·漁父詞/漁父
- 藹藹聲華萬耳聞,可憑詩禮大於門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郭君建挽詩
- 歸來擁寒衾,耳底酒鳴泉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葉觀文游鼓山
- 酒后笑歌應耳熱,西園驚破海棠春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次高承宣韻題劉知言郊居
- 木桃得瓊玖,耳屬長謠賡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人日驚蟄前數(shù)日大雪寄孫奇父韓叔夏
- 晚上危亭側(cè)耳聽,新蟬噪罷亂蛙鳴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又登碧云亭感懷三十首
- 儋史之孫病耳翁,人佯謂我與真同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到沉黎舉家瞆氣上如聾者逾月乃愈醫(yī)人云此瘴
- 一笑東風打耳,心無競、遠與春閑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鳳皇臺上憶吹簫/鳳凰臺上憶吹簫
- 耳邊,旋栽花木學平泉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和答鞏提干見賀浙東總?cè)?/a>
- 興來更唱和,耳熱自歌呼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自和
- 顧我慚稱李耳孫,冗散時遭官長罵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送徐致州交代賜第歸親庭
- 已觀積甲熊耳齊,坐覺洗兵天河窄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憶雪歌
- 吾家有素風,耳目久濡染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從弟叔韶尉東陽
- 此是元侯嫡耳孫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丑奴兒/采桑子
- 快飲不記琖,耳熱歌烏烏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別齊之
- 昔人結(jié)交談耳余,一朝變起肝腦涂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斯遠同彥章見過之作
- 否臧斯列上,耳目豈途聽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魏辰州生日
- 聽鳩啼幾聲,耳邊相促。 -- 出自宋·馬子嚴·錦纏道·雨過園林
- 我詩當以無耳聽,索梅一笑付蠅墨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廣文出新意得梅之全花實根葉譜入秀句輒效反
- 朝市不聞心耳靜。 -- 出自宋·高觀國·鳳棲梧/蝶戀花
- 主賓均是寄耳,贏得鬢毛班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水調(diào)歌頭·更盡一杯酒
- 劍以北,一人耳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賀新郎·幸有天遮蔽
- 有來道前事,耳目為惺惚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湖北提刑林寺丞赴召以書索詩
- 宰官士等人耳,舍喧取靜非兼該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仲嘉弟東歸赴湖州長興尉
- 山之隱者聃耳孫,子正見兮楊氏女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述九頌·載英
- 瀑布有愁客耳多,山禽無語怪儒衣。 -- 出自宋·王邁·過新蓬二嶺
- 人世歡哀數(shù)耳,天或者、又假人言。 -- 出自宋·黃機·六州歌頭·百年忠憤
- 湓浦去,兩程耳。 -- 出自宋·張輯·貂裘換酒/賀新郎
- 用與舍,徒為耳。 -- 出自宋·馮取洽·賀新郎·知彼須知此
- 劉安笑,淹留耳。 -- 出自宋·吳潛·滿江紅·斫卻凡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