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6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睡魔走辟易,耳界愁喧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夜泊灣舟大風雨,未至衡州一百二十里
- 萬事風吹過耳輪,貧兒活計亦曾聞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晚秋病中
- 晚年恩愛少,耳目靜于僧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冬夜感懷
- 眼昏書字大,耳重覺聲高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詠懷
- 眼咽此時淚,耳凄在日言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李元賓墳
- 眼暈見云母,耳虛聞海濤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早春病中書事寄魯望
- 腰垂九井璜,耳著明月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晁元忠西歸十首
- 目昏生黟花,耳聵喧鼓鼙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午寢
- 腹便便,老饕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宣叔乞筍伽陀二頌
- 或遭罵,墻有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宣叔乞筍伽陀二頌
- 明窺秋毫端,耳察穴蟻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擬君子法天運
- 煩置酒,摘蒼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約宣叔頌
- 老夫亦不掩耳,我來自聽松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慈母巖亮長老頌
- 螺甲割昆侖耳,香材屑鷓鴣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有惠江南帳中香者戲答六言二首
- 可盡髠,馘左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乞筍於廖宣叔頌
- 君聞此,當洗耳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答宣叔頌
- 榮華事、醉歌耳熱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江南春/秋風清
- 小語精微瀝耳圓,況聆珠玉瀉如泉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248
- 我非土木為,耳目異聾瞢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路中對月
- 公卿飽天錄,耳目知民瘼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追租
- 體涼猶衣葛,耳靜已無蟬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秋夜
- 藤帽斜珠雙耳環,纈錦垂裙赤文臂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黎女歌
- 胸中疑晉豎,耳下斗殷牛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賊中與蕭韋二秀才同臥重疾二君尋愈…因有題
- 圖畫里只少耳邊朱暈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洞仙歌·三竿日出
- 道人久矣泯耳目,蕭然自如脫羈束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希夷堂
- 縶之籠檻中,耳弭口不呥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以野貍餉石末公因侑以詩
- 寧知有衰老,耳聾目如熏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旅興(四十首)
- 眼眩飛蠅影,耳厭遠蟬聲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多病戲書,因示長孺
- 目冷松桂寒,耳喧兒女競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村夜二篇
- 目曾窺絕洞,耳不犯征鐃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和襲美新秋言懷三十韻次韻
- 眼中縣胥色,耳里蒼生言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初黃綬赴藍田縣作
- 行當至京華,耳目飽塵坌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泰州王學士寄車螯蛤蜊
- 仕宦雖有負,耳目得以貸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題撫州戴秀才息心亭
- 眼穿南去翼,耳冷北來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獨酌偶作
- 引觴吞日光,耳熱不復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隱淺挺之平甫來飲
- 目見之謂識,耳聞之謂知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知識吟
- 目時然后視,耳時然后聽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四者吟
- 厥初得之病耳婦,以盤覆瓠化而走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開梅山
- 長年始羞悔,耳目尚聰明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感興五首次韻和李希孝四
- 我家山水間,耳目厭華麗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平翠閣
- 記得當初低耳畔,是誰先有于飛約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滿江紅·懊惱平生
- 目睹鶴歸云,耳接漁歌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似戴時芳
- 腸回初有感,耳熱遂成歌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覽中丞尚書譙陳二郡新詩
- 夾道宮槐鼠耳長,碧簷千步對飛廊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天街縱轡晚望
- 供緣賓閣飲,耳界帝城鐘,卻舉當年話,無言促麈松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喜藥山賢師見過
- 自我官窮山,耳目如聾昏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感春
- 刁斗嚴更軍耳目,戈鋋長控國咽喉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中秋夕寄大梁劉尚書
- 渡水蹇驢雙耳直,避風羸仆一肩高。 -- 出自唐·盧延讓·句
- 私心直冀天耳聞,半夜起立三千讀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夢蝗
- 客坐昏蒙歸耳目,人行斑白上須眉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塵土呈介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