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5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口腹聊爾耳,香餌莫渠愛。 -- 出自宋·葛立方·余居吳興泛金溪上暇日率同志拿小舟載魚鱉蝦
- 此身白云耳,遑暇南北分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送禪師往妙香寺元住云溪
- 呶呶空過耳,終不救寒饑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偶成
- 王侯真夢耳,穴蟻更論功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張守唱和紅字韻詩八首
- 人生行樂耳,軒冕奈余何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野墅
- 遠信占黃耳,清游任白顛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劉與可二首
- 所用有異耳,此言寓非卮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魏定文
- 貴賤等人耳,未易遽薄厚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燈下讀魏彥成諸公詩因次其韻呈曾子修諸君
- 予亦屬厭耳,女寬何嘆三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飽食
- 萬事偶然耳,風月恣嬉游。 -- 出自宋·曾覿·水調歌頭·圖畫上鱗閣
- 人生行樂耳,勿為華發催。 -- 出自宋·張元干·題王巖起樂齋
- 人生行樂耳,富貴將如何! -- 出自元·倪瓚·述懷
- 人生行樂耳,對月臨風,一詠一觴且乘興。 -- 出自元·張翥·洞仙歌 辛巳歲燕城初度
- 平生黃鐘耳,直欲辨分杪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舟中聞春禽寄江陰包鶴洲
- 人生如夢耳,哀樂到心頭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題夢仙花卉橫幅
- 南音入誰耳,曲盡頭自白。 -- 出自唐·劉駕·久客
- 常恐聽多耳漸煩,清音不絕知音絕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風琴引
- 他人豈無耳,遠客自關心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早蟬
- 一聲長在耳,萬恨重經心。 -- 出自唐·王貞白·歌一作涼州行
- 路轉侵龍耳,星沈近斗魁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贈禮部尚書唐質肅公挽詞二首
- 疲駑勞垂耳,騫騰詎矯翰。 -- 出自唐·鄭愔·貶降至汝州廣城驛
- 出處暫為耳,沉浮安系哉。 -- 出自唐·盧象·送綦毋潛
- 震雷如在耳,飛電來照目。 -- 出自唐·皇甫曾·遇風雨作(一作權德輿詩)
- 塊泥封兩耳,師曠亦為聾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雜興三首
- 雄聲落眾耳,白日飛霹靂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勉陳石二生
- 朝退洗雙耳,厭聞人是非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朝退
- 滔滔世上耳馀輩,寂寥管鮑今埃塵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結交行
- 數聲來入耳,最奈客愁何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新鶯
- 山鳥聒幽耳,澗泉蠲渴腸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和純甫獨往至德上方避暑
- 人生行樂耳,須富貴何時。 -- 出自宋·向滈·臨江仙·亂後此身何計是
- 遺言故在耳,夕陽當自厲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
- 市聲不到耳,永日風颼颼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題榕溪閣
- 人自賞晤耳,問花亦何心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王長沙梅園分韻得林字
- 人生意行耳,暇復商略茲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和陶淵明二十首
- 絲竹不去耳,用逃憂患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程帥袁制使
- 市聲不到耳,茭葦相因依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雁汊東守風四首
- 吾生計此耳,無夢到燕臺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雨后病起二首
- 須吾執牛耳,助子躍龍門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課會諸公
- 起舞三人耳,橫笛喚沙鷗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水調歌頭·明月浸瑤碧
- 僮亦人子耳,勿心盛氣命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送長兒盤赴金陵典斛
- 一生任運耳,目送冥鴻高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九日閒居讀陶詩有懷
- 舜顏亦人耳,毋謂人鮮能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程順子升齋
- 關雎久盈耳,魏闕亦游心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范蜀公挽詩
- 悲歡更盈耳,簫鼓和鐃鉦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秋曉
- 如經風過耳,不美七尺軀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送霍子侔還都
- 虛名畢竟耳邊風,夢入巢由事一空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病中二首
- 玉人曾向耳邊言,花有信、人無的。 -- 出自宋·曹希蘊·踏莎行·解遣愁人
- 君方聊爾耳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寄題李監酒不俗閣
- 但能惻兩耳,聽公登要津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林懿成解兵掾
- 所出毫末耳,照眼驚兒童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胡康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