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5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惟子能諳耳,諸人得語哉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詠雪贈張籍
- 便恐禾生耳,寧論容斷魂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明發石山
- 大葉聳長耳,一梢堪滿盤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枇杷
- 誰言我無耳?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送林謙之司業出為桂路提刑
- 如何泉石耳,禁得許誼嘩?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徐元達小樓
- 問訊頻黃耳,歸休各白頭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程泰之尚書龍學挽詞二首
- 禾頭已生耳,雨腳尚如麻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宿龍回
- 奸聲不入耳,巧言寧孔壬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桐花
- 于今盡凡耳,不為君不說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諭寶二首
- 人言盤渦耳,夷險顧有間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刺濆淖
- 二俱亡羊耳,未用苦商略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竹下
- 何意聞鞞耳,聽君枝上風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四望驛松
- 除聽好語耳常聾,不見詩人眼底空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寄同州田長史
- 無眼猶有耳隔墻,時聞天子車轔轔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寄張籍
- 安得顏子耳,曾未如此聽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讀經
- 詩人偶寄耳,聽苦心多端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嚴河南
- 英髦空駭耳,煙火獨微如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靖安寄居
- 江山如夢耳,天地柰愁何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發建康
- 老鐺猶有耳,古柳已無心。 -- 出自宋·葉紹翁·葛天民隱居
- --皮日休石耳泉能洗,垣衣雨為裁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藥名聯句
- 聊持不俗耳,靜聽無弦琴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鄂州節推陳榮緒惠示沿檄崇陽道中六詩老懶不
- 人生行樂耳,用舍要自如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寄南陽謝外舅
- 甘葅和菌耳,辛膳胹姜芥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食筍十韻
- 諸君發蒙耳,汲直與臣同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題王黃州墨跡後
- 譬如聞韶耳,三月忘味嘆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答堯民
- 客宦孤云耳,未知秦吳楚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時進叔二十六韻
- 世方尊兩耳,未敢筑受降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奉答謝公靜與榮子邕論狄元規孫少述詩長韻
- 牽牛避洗耳,臥著桂枝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荊州即事藥名詩八首
- 人生強學耳,萬古一東流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頤軒詩六首
- 人知愛酒耳,不解心得得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甫得竹數本于周翰喜而作詩和之
- 市聲故在耳,一原謝塵埃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周法曹游青原山寺
- 且然聊爾耳,得也自知之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德孺五丈和之字詩韻難而愈工輒復和成可發一
- 世事寒暑耳,四時旋斗杓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答常甫世弼二君不利秋官郁郁初不平故予
- 野禽鳴聒耳,庭草綠侵階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城西作
- 聲名謾作耳中瑱,科第空收頜底髭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聞不赴商幕三首
- 眾音入我耳,諸色過吾目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遺老齋絕句十二首
- 勉強行樂耳,古人良可悲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題長安王氏中隱堂五首
- 堆場欲生耳,棲畝將陸沉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久雨
- 我飲半合耳,晨興不可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戲作家釀二首
- 倘可悅人耳,安望如簫韶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都中書懷呈滕仁伯秘監
- 所談驚老耳,身世并成憂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自漳州回泉南主仆俱病
- 客中聊爾耳,亦可慰凄涼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舟中小酌
- 巑岏象熊耳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登廬山詩
- 談言在君耳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代門有車馬客行
- 近來聾兩耳,那得聽胡笳? -- 出自元·王冕·寄友
- 嗟哉塵俗耳,折揚聽哇淫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琴鶴二詩送賈治安同知 其一
- 蹄如削玉耳削筒,目光炯炯磨青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松雪畫馬圖
- 造物一戲耳,浮云本無心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題海陵開元寺棲云庵
- 方朔不須耳熱。 -- 出自宋·朱敦儒·如夢令·一夜蟠桃吹坼
- 松聲細入耳,云生水石邊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鐘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