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5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文辭組繡耳,初不系賢愚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古風(fēng)
- 唐虞亦人耳,四海可高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疏為韻
- 富貴固易耳,正恐卿慚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疏為韻
- 雪路鳴長耳,煙堤駕獨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出遊
- 人生蜉蝣耳,一哄瓦甕中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步虛
- 吾今井蛙耳,敢復(fù)慕鵬鯤!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舍北野望
- 客游聊戲耳,世事亦悠哉! -- 出自宋·陸游·冬日
- 夷鬼細事耳,披攘直須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禹祠
- 畫師定戲耳,聊欲窮丹青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系舟下牢溪游三游洞二十八韻
- 聊將枕流耳,靜聽屬私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示客
- 人生粗足耳,衣食不須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示子聿
- 市聲不聞耳差靜,車轍掃空身轉(zhuǎn)暇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戲贈鄰曲
- 浮生一夢耳,何者可慶吊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將赴官夔府書懷
- 醉迷采蒼耳,旅飯炊黃粱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澤
- 新聲猶傍耳邊來,殘酒半隨風(fēng)力去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宿二江驛
- 寧將垂老耳,更受世事聒? -- 出自宋·陸游·老境
- 當(dāng)時謂易耳,未見回天功;及今始大服,咨嗟到兒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送湯岐公鎮(zhèn)會稽
- 拂衣便可耳,勿使老春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思故廬
- 忍饑固易耳,此友不可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盟云
- 天生兩窮耳,只堪聽啼螿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今日史課偶少暇戲作五字
- 話言猶在耳,造次敢不佩? -- 出自宋·陸游·謝徐居厚汪叔潛攜酒見訪
- 世間真夢耳,何物可關(guān)心?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與野人散策門外
- 不敢頻傾耳,唯憂白發(fā)生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聞蟬
- 批竹初攢耳,桃花未上身。 -- 出自唐·李賀·馬詩二十三首
- 笙箕不入耳,又不甘醪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有感
- 徒能感我耳,顧爾安知秋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即事三首
- 傳呼猶在耳,會哭已填門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元獻晏公挽辭三首
- 作驥君垂耳,為魚我曝鰓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酬王六霽后書懷見示
- 寶氣浮鼎耳,神光生劍脊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一入凄涼耳,如聞斷續(xù)弦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答白刑部聞新蟬
- 笑言猶在耳,魂魄遂難招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謝公挽詞三首
- 奈何人有耳,不及鳥與魚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夜坐彈琴有感二首呈圣俞
- 哇咬聾兩耳,死不享韶咸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讀梅氏詩有感示徐生
- 塵紛解剝耳目異,祗疑夢入神仙村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園
- 管弦暫過耳,風(fēng)雨愁還家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清明前一日韓子華以靖節(jié)斜川詩見招游李園既
- 此聊為戲耳,以驚仆童昏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送滎陽魏主簿
- 曰此易為耳,在吾繩與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韓公閱古堂
- 愚人如鹿耳,其死了無魂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游仙二首
- 人生如寄耳,況復(fù)形與色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裴仲謨摘白須行
- 烈烈入吾耳。 -- 出自魏晉·曹植·怨詩行
- 是非不到耳,名利本無心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留題小隱山書室
- 潁波人洗耳,曾不污牛口。 -- 出自宋·晏殊·巢父井
- 嗟余有兩耳,未省聽絲篁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聽穎師彈琴
- 幽尋虱搜耳,猛作濤翻海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嘲鼾睡
- 雨多添柳耳,水長減蒲芽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獨釣四首
- 誰謂我有耳,不聞鳳凰鳴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岐山下二首
- 蟬聲入客耳,驚起不可留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劉師服
- 木腐或垂耳,--韓愈草珠競駢睛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城南聯(lián)句
- 哀狖醒俗耳,清泉潔塵襟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縣齋讀書
- 哀鴻鳴清耳,宿霧褰高旻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酬裴十七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