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5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州縣徒勞耳,春秋奈老何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蒲大受書懷十首
- 制器尚象耳,一一非妄為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蛛網
- 吾生聊樂耳,何必問前賢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歸云溪三首
- 馬曹似是耳,寧畏官長嗔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楊拱辰韻兼簡馮當可劉韶美
- 揭名聊爾耳,至言恐驚愚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題蘇慶嗣睡樂軒
- 死生夜旦耳,吾心有天游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閑中真樂
- 廢興適然耳,萬事成感悟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橫翠堂成與諸公落之蒙貺佳篇不敢當也謾作數
- 猶嫌小伎耳,宴坐學欺魄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少虛用前韻見貽仍答二首
- 世無伶倫耳,風云駐幽谷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再和前韻答隱父二首
- 雖然三個耳,其奈不成聰。 -- 出自宋·郭忠恕·嘲聶崇義
- 彼嫗尚爾耳,我曹焉已而。 -- 出自宋·胡融·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
- 臨流清客耳,入夜攪幽眠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參·和林梅臞西淙瀑布圖韻
- 銳欲取禾耳,那知暴骨乎。 -- 出自宋·黃文雷·南豐道中
- 水聲齊入耳,由色來遶身。 -- 出自宋·樂史·訪白陂陳處士
- 人生行樂耳,無徒與羊祜。 -- 出自宋·李從訓·五馬山
- 蟬聲忽入耳,物意颯驚秋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詠蟬
- 杜鵑忽傍耳邊啼,回首秦川淚斑草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送人赴雅州任
- 俗語不入耳,旅愁還到心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睡思
- 爵未稱德耳,天家厚報焉。 -- 出自宋·李商叟·壽傅憲
- 人生出處耳,山林與朝廷。 -- 出自宋·李薰·從薛元法會食保福意軒得徑字
- 乍聞高論耳目清,如掩笙簧奏冰玉。 -- 出自宋·梁竑·題陸賈大夫廟
- 貴人難入耳,只是惱羈情。 -- 出自宋·林昉·聞子規
- 萬事不到耳,一貧唯讀書。 -- 出自宋·林尚仁·山居
- 蒲亭一長耳,何許得歌聲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仇覽
- 披直寺人耳,鑰麑信有謀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晉文公
- 彼令亦人耳,而寧不我矜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·樂恢
- 我欲跨綠耳,蒼林煙雨回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古意
- 借君向時耳,明妾今朝心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白頭吟
- 市聲不到耳,驚夢是鄰鐘。 -- 出自宋·林泳·題進道西樓
- 小臣裨校耳,職也宜死綏。 -- 出自宋·劉壎·補史十忠詩·江西制置司都統密公侑
- 正自常事耳,命義逃安所。 -- 出自宋·劉壎·補史十忠詩·知潭州湖南安撫使李公芾
- 清越聲盈耳,群工琢良玉。 -- 出自宋·陸九韶·鳴玉泉
- 我方云笑耳不聞,寒窗暮對西山云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訪何庵觀水陸功德
- 涼燠一機耳,慍喜誰使令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清曉出郊
- 謂此汙我耳,臨流洗塵囂。 -- 出自宋·呂祖謙·許由
- 勿笑有三耳,全勝畜二心。 -- 出自宋·聶崇義·句
- 一州直易耳,治者弗敢措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別張袁州五首
- 鄭衛湮俗耳,正聲追不回。 -- 出自宋·石揚休·謝文瑩師攜琴見訪
- 人生易與耳,一飯當倚欄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史太師入覲賜帶以不知官高卑玉帶懸金魚為韻
- 更高聲,我耳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顏·頌古
- 子期徒側耳,師曠謾追尋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偈十三首
- 咄,老來雙耳聾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偈頌九十三首
- 眼冷含霜耳帶環,和頭和面草斕班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出山相贊
- 頭發篷松,耳輪卓朔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徒弟普山請贊
- 知音才側耳,擬議落便宜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口捷如啞,耳聰若聾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若楫請贊
- 松風鳴,側耳聽,捫腹而笑,賊精賊精。 -- 出自宋·釋如凈·聽松風布袋贊
- 群疑塞胸,耳領心悟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祭粹古云代
- 老歸故山,耳冷如冰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祭光孝南老
- 老倒芝峰耳重聽,子規聲訴三更月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