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5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君堂定果耳,或者樓閣氣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袁同史丈令賦所欲醉皓堂詩以為后日數椽張
- 勢君以黃耳,附書莫辭頻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次韻謝李秘校
- 禾頭欲生耳,樹背各流瀋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大風懷林柏農
- 詞章末技耳,安能媲皇墳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次伯量贈別詩韻
- 癙尤徒爾耳,遠浦聽漁歌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丁亥冬感懷寄趙章泉三首
- 金張業爾耳,相閥自清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寄宜興趙大夫二首
- 榮華一時耳,禮義百年中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因石令君行有感成古詩一章呈丞尉二丈不知退
- 鴟夷身計耳,吳越等成空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松江道中
- 籌貫壺雙耳,鼎烹茶一旗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范園避暑
- 誦詠猿側耳,頷頭似知音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山吟
- 人生特寄耳,何往非萍蓬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追和淵明貧土詩七首
- 名言猶在耳,堤柳凡幾凋。 -- 出自宋·陳起·史記送后村劉秘監兼致欲見之悰
- 順兒識潮耳,不識潮中心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秋懷
- 群盜田夫耳,兵疲萬骨枯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七絕句
- 相娛亦聊耳,南澗何多憂。 -- 出自宋·羅公升·疏渠
- 世上是非耳,誰能知此音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聽徐天民琴
- 泉聲遍塞耳,亂卻牝雞晨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題鄭氏義門
- 靡曼諧里耳,大雅誰能憐。 -- 出自宋·方鳳·懷龔山人圣予
- 一間亦寄耳,況乃寄所寄,我身正似云,於此適相值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半云庵
- 一鼓洗我耳,再鼓空我心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納涼過林氏居
- 北音稍入耳,俚語俄滿腹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舍轎馬而步
- 人皆夢幻耳,世在去來中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悼清公
- 窮通一吷耳,止止毋重云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陸宣公
- 秋聲又向耳邊鳴,轉眼平頭六十人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承劉學錄示三山佳詠兼欲下旬仙鯉湖宿約以詩
- 生涯聊爾耳,功業定如何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偶作
- 奈何不為耳,死縣城垂直鉤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寄弟袞
- 安用泥口耳,紛紛爭異名。 -- 出自宋·陳宗遠·有感
- 請君屏俗耳,聽我沙溪篇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浴蠶沙溪水一首為上饒陳烈婦作
- 南雪馬沒耳,北風船打頭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自宣州至湖州風景中十日始達
- 人生行樂耳,何必千秋萬歲名。 -- 出自宋·鄧牧·寄友
- 南城塊蘇耳,擾擾人自迷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齊云
- 更傾風月耳,無水不生秋。 -- 出自宋·鄧宗度·黃山雜詠·滴水巖
- 為義分內耳,誰言薄云高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丁丑別金壇劉漫塘七首
- 文舉有死耳,淵明其歸乎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大衍易吟四十首
- 幾死坐此耳,詩于我何負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七十翁吟五言古體十首
- 昵昵徒為耳,云龍許控摶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旅悶十首
- 近代一人耳,吾鄉老朱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
- 開歲當為耳順翁,知非又過十秋風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六十吟五首
- 霜鍥駝裘耳欲冰,誰家先我已宵興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下營曉行二首
- 人世如此耳,役役一飯營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泊崇德縣曉作
- 成功故偶耳,隱德彌佳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賓旸龍泉
- 古但羈縻耳,今如震懾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孔府判野耘嘗宦云南今以余瘴多病意欲休官因
- 平生江海耳,最與櫓聲可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夜發長山豅
- 顧此一夢耳,不飲庸非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三月初五日孟君復王元俞治中十人同會分韻得
- 鄭衛撼俗耳,姬姜接凡目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祝公輔靜得齋
- 是非不到耳,休厭山城寂。 -- 出自宋·馮伯規·登云間閣
- 從今但洗耳,水程報郵簽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王秉純投贈三十韻
- 吾今食粟耳,將隨野草萎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齒落
- 我言隨寓耳目移,馬遷所以游會稽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送湯麟之秀才往漢東從徐省元教授學詩
- 豈無鐘子耳,但欠伯牙琴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寄謝李雪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