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2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滿耳水聲千澗曲,四圍山色一城低。 -- 出自清·張翙·過商州
- 兩耳聒欲聾,喧囂千萬狀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赴任嘉州嘉陵江泛舟
- 君耳舜高聽,君目舜明視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兵器
- 滿耳洋洋分嶺泉,早秋時候晚涼天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入桂林
- 側(cè)耳鄉(xiāng)書上霄漢,圣朝賓貢似成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謝處州鄉(xiāng)人二首
- 洗耳不聞兵革事,畢命邱樊何怨尤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橋感懷書事
- 有耳只可對詩翁,俗語令人三日聾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元用見過誦詩劇談因成古風(fēng)以成戲惱兼簡若晦
- 洗耳泉頭漱晚涼,西風(fēng)衣袂水花香。 -- 出自宋·樂雷發(fā)·許介之館仆于東溪臨發(fā)贈別
- 兩耳年來怪不聰,群哇擾雜安於聾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聞陳正學(xué)理琴
- 提耳言言帝旨令,夢回題詩香枕屏。 -- 出自宋·許月卿·除月二十三日夜夢
- 我耳非子期,顧我一再傾。 -- 出自宋·連文鳳·題金華方韶卿在雅堂
- 屬耳念已集,感物襟易盈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雨余聞蟬
- 重耳盈盈岸柳黃,九齡冉冉澗松蒼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人名詩戲效王半山
- 凍耳蕭蕭天欲霜,冬深門巷意蒼涼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漫興
- 馬耳蕭蕭雪擁裘,亂山南下是處州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送環(huán)洲先羅憲卿
- 洗耳日以靜,抱節(jié)日以貞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陳庭翠水竹清處
- 俗耳從前聽不得,壁塵蛛網(wǎng)故多時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史氏鐵笛
- 滿耳怒雷飛急雨,轉(zhuǎn)頭紅日在青松。 -- 出自明·陳沂·瀑布泉
- 醉耳猶嫌山鳥聒,夢魂終日上高天。 -- 出自宋·晁端佐·醉眠亭四首
- 貴耳不重目,斯人真可憐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子云
- 耳洗心甘綠野,濯纓濯足付滄浪。 -- 出自宋·陳棨·挽故知容州朝請?zhí)展?/a>
- 盈耳嵩呼聲不絕,熙熙春意入簫韶。 -- 出自宋·陳世崇·元夕八首
- 洗耳發(fā)清響,躡{足介}玱鸞高。 -- 出自宋·陳洵直·九鎖步虛詞·第八云璈鎖
- 側(cè)耳橋邊聽,聲聲在翠微。 -- 出自宋·程炎子·山中雜詩
- 滿耳笙歌者,誰能一洗心。 -- 出自宋·程炎子·水樂洞
- 有耳不聽下巴人,有手不寫劇秦美新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范文正黃素小楷昌黎伯夷頌蓋宋皇佑三年十一
- 群耳共聳聽,明詔方改元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送羅年能赴興國
- 傾耳名言深猛省,半生日月總成閑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準齋誨人亹亹不倦某每侍幾席灑然若執(zhí)熱之濯
- 其耳若不聞,其聲轉(zhuǎn)清幽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送唐寺丞丈解郡紱東歸一首
- 逆耳兩能受,傍觀殊錯愕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斷河酒樓得花字落字二首
- 篯耳終遺骨,松喬竟落空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相士雷月篷
- 老耳雖多聵,時聞話相公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書事四首
- 口耳謾紛紜,徒知響與影。 -- 出自宋·郭波·陸象山先生墓
- 牛耳爭齊盟,烏喙已薦食。 -- 出自宋·胡珵·游秀峰寺
- 張耳望陳馀,汲黯是魏其。 -- 出自宋·黃彥平·樂府雜擬
- 洗耳外名教,灑然鷗鷺群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僧靈辯南歸
- 耳耳非佳語,陸陸難為顏。 -- 出自宋·柯芝·耳耳
- 余耳兆亂在交初,管鮑論財偶多與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論交
- 掩耳不能聽,揮鞭急超越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過彈箏峽
- 病耳不堪聽,仍悉露下時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新蟬
- 傾耳斜陽里,無聊拭淚頻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晚聞角
- 艱耳非凡馬,蒼髯獨老龍。 -- 出自宋·陸文圭·代挽奉政陳公
- 口耳固在我,視聽復(fù)誰令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和向倅韻
- 洗耳不留塵世事,松陰高居伴神仙。 -- 出自宋·任安·云湖山
- 有耳者聞,有眼者見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側(cè)耳與招手,聽猿同呼猿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寄臺州瑞巖高原禪師住靈隱
- 六耳不同謀,相看已漏泄。 -- 出自宋·釋梵琮·三教圖贊
- 兩耳全聘,雙目半昏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慈恩涇老請贊
- 眼耳鼻舌身意,八萬四千法門,晝夜放光放動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偈頌六十五首
- 李耳西游丘泣麟,戰(zhàn)國十二終一秦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又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