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2個(gè)字的詩句
耳在第二個(gè)字的詩句
- 儋耳道中還可樂,東坡安用嘆途窮。 -- 出自宋·胡銓·句
- 有耳不曾聞黜陟,免教人、貶駁徂徠頌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賀新郎·主判茅君洞
- 君耳污□□,□□□□灣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記雜畫·□□□
- 儋耳重陽菊滿頭,恰如佳月即中秋。 -- 出自宋·曾幾·九日二首
- 滿耳歌謠滿眼山,宛陵城郭翠微間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
- 滌耳貴清言,披歡遲玉趾。 -- 出自唐·儲(chǔ)光羲·貽閻處士防卜居終南
- 俚耳不使聞,慮同眾樂聽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裴大夫二首
- 熊耳應(yīng)初到,牛頭始去登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上馮使君渡水僧障子
- 曜耳代明珰,襲衣同芳杜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讀張曲江集
- 端耳抗目,不撝不挹。 -- 出自唐·來鵠·圣政紀(jì)頌
- 盈耳嫌敲撲,堆床厭簿書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初至郡齋書事
- 傾耳須臾間,已快清冷心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山行聞春禽
- 側(cè)耳聆佳政,成名及妙年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送龔實(shí)之赴官南安十韻
- 洗耳潁陽水,要使聞清籟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見諸公古風(fēng)有感而和
- 過耳颼颼未歇,裝懷憒憒俄空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寄題鄭尚明煮茶軒三首
- 入耳舊歌,怕聽琴縷,斷腸新句,羞染烏絲。 -- 出自宋·史達(dá)祖·風(fēng)流子·紅樓橫落日
- 入耳即契合,不待間者深。 -- 出自明·楊基·感懷(十四首)
- 大耳仙人滿頷須,醉倚長松一聲嘯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南岳白蓮道士能于長嘯
- 垂耳罷輕赍,棄置在寒谿。 -- 出自唐·喬知之·羸駿篇
- 兩耳喧聒久厭苦,思君便欲飛仙槎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酬余補(bǔ)之見寄
- 兩耳厭俗論,乍喜春泉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稚卿約郭外之游
- 側(cè)耳似聞天上語,接手便欲翻長空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題關(guān)彥長孤山四照閣
- 入耳欣吳語,開懷慰越吟。 -- 出自宋·強(qiáng)至·居魏歲馀未嘗見江鄉(xiāng)故人今無悔如雄過此相見
- 我耳已較君不割,且喜兩家皆平善。 -- 出自宋·王詵·耳疾去后呈東坡
- 滿耳龍鸞嘯空曠,驚人雨雹散雷搥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贈(zèng)吳子隆
- 側(cè)耳鄰翁隔墻喚,黃雞粥熟是何時(shí)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戲促黃簿雞粥約三首
- 過耳毀譽(yù)紛相半,曳裾袖刺何嘗慣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呈林子長郎中龔養(yǎng)正寺簿
- 接耳多樂郊,一去恐兩失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郭家洲
- 洗耳時(shí)聽三弄、等團(tuán)圓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相見歡·新涼襟袂冷然
- 側(cè)耳聽、清海樓頭吹角。 -- 出自宋·顏博文·品令·夜蕭索
- 長耳留蹄涔,嗟我來何暮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洨河石橋
- 聒耳如殷雷,聲勢殊未怪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觀溪漲
- 側(cè)耳聽其中,恐有隱者在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鄰翁以紫石斛承粗山一塊為予書室這奉斛蓋端
- 黃耳音稀,白云望遠(yuǎn),又見春消息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念奴嬌·楚天木落
- 大耳識(shí)君游戲處,不應(yīng)覓酒向前村。 -- 出自宋·朱松·次雪峰二小詩韻
- 清耳要聞蒲稗雨,拿舟深入水云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雜詩二十七首
- 半耳念非病,全身聵始知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和同官問耳疾六首
- 屬耳風(fēng)雅頌,因忘斗與升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和彥沖
- 洗耳聽潺湲,緩步踏{左山右蹇}{左山右產(chǎn)}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奉和陳德召游惠山見寄三十韻
- 黃耳音書寄懷抱,烏衣門巷惜丘墟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和友人
- 傾耳新詩千首,妙處端須擊節(jié),金石破蟲聲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水調(diào)歌頭·十載劉夫子
- 余耳向來真義合,不知底處便容戈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寄李仲明
- 兩耳熟高名,邇方揖英概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送臺(tái)石甫出關(guān)
- 側(cè)耳無弦音,策策風(fēng)振葉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彥博見和暑中之作殊有新功復(fù)用韻謝
- 過耳總休論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木蘭花慢·念行藏在道
- 高耳皇天下聽通。 -- 出自宋·沈瀛·減字木蘭花·人無常止
- 黃耳東來喜可知,鸰原書札慰愁思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淮上亂后寄子都兄五詩
- 洗耳何妨聽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清泉潔塵襟詩
- 側(cè)耳實(shí)畏之,沖目猶取怒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趙南仲寄王樸畫貓犬戲?yàn)橹x
- 眾耳尚聞垂絕語,爾曹無負(fù)起家原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秋夜讀書示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