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2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二個字的詩句
- 洗耳厭聞夸勢利,濯纓羞去傍塵埃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閱武堂下新渠
- 垂耳倦新羈,蹀足思華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始平公見寄八韻
- 熊耳東原漢故宮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定風波 三鄉光武廟,懷故人劉公景玄
- 滿耳笙歌滿眼花,滿樓珠翠勝吳娃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
- 入耳便能生百恨,斷腸何必待三聲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黃藤山下聞猿
- 接耳交肩話綺疎,扶搖九萬此南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和主簿家兄贈別韻
- 熊耳對雙峯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任洛州酬薛文學見贈別詩
- 世耳不欲聞,子期今則亡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有耳不復聞,有目不復窺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薤露歌
- 重耳任五賢,小白相射鉤。 -- 出自魏晉·劉琨·重贈盧諶
- 寓耳目、為聲為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賀新郎·蘇子秋七月
- 希耳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喜遷鶯·物中雙美
- 兩耳主於聰,兩目主於光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懷
- 以耳辨黑白,以目分宮商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詠懷
- 左耳可執口可斟,其上兩柱何對植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吳沖卿出古飲鼎
- 黃耳亦已死,家書無復尋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唐彥猷華亭十詠·陸機宅
- 張耳陳余不忍言,魏其武安何足齒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馮中戍爐邊偶作
- 熊耳如當出檻熊,仙姿孤秀壓諸峰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馮中允仙娥峰
- 熊耳自有兩,未審孰為是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辯熊耳
- 目耳鼻口,人之戶牖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內外吟
- 翦耳嚴風利似刀,吹噓滕六做功勞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弟觀雪中二首
- 過耳南宮捷奏鈴,功名宿夢頓呼醒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趙氏樓偶成
- 老耳如今聽不入,為誰猶自咽東風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聞鶯
- 老耳不堪聞別語,青鐙對影復何時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朱景伯來見
- 老耳虛鳴眼帶夢,恍然和寧聞六更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早行到慈云
- 老耳虛鳴處,笙歌足自聽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林國器元夕
- 入耳忻然有喜,即猶已會於心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牛津春事
- 充耳箏琶容洗聽,雞聲不惡較何如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滬西村居聞曉角
- 俗耳不好古,古人已非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秋懷十首
- 傾耳玩余聲。 -- 出自魏晉·陸機·于承明作與弟士龍詩
- 睡耳起欲掩,驚仆失肝腎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滿子權
- 眾耳雷霆震,群觀日月新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上聱隅先生
- 幽耳如洗濯,剛腸若刳剔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
- 重耳山河初作主,闔閭宮闕舊為家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酬贈絳臺錢太尉見寄
- 洗耳無人,寂寂行歌古時月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暗香·猗蘭聲歇
- 菌耳懸枯木,燒痕入古城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淮安舟中二首
- 洗耳濯纓何足道,愿同沉醉復高吟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再和樂道
- 左耳聽比鄰,哀哀哭其夫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讀折詩效其體
- 右耳聽嫠婦,呱呱哀其雛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讀折詩效其體
- 洗耳正須過習簿,強於太乙夜燒藜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用韻簡趙簿
- 鳳耳臨風多(馬兔)(馬錄),龍鬐耀日有驔魚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閱馬
- 入耳適宜聽,披衾不覽冷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夜雨
- 綠耳盈箱。 -- 出自魏晉·孫楚·太仆座上詩
- 娛耳以名娼。 -- 出自魏晉·石崇·贈棗腆詩
- 滿耳羊車若不知,聾人何怪履危機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張華
- 菜耳杯盤冷似水,開元天下緩如春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盧懷慎
- 非耳目之所到,非心意之所及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逆耳必從之,少欲減嗔怒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入耳雖歸哦詠里,收心更聽寂寥初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中都寄廣東提干彭元忠四首
- 附耳俱情話,巡檐各意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五羊同官真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