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12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鮫綃纈,雙鳳凰,上元綠鬢遮耳珰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君家誠易知曲
- 塵沙欺客日冥冥,喜對賢豪耳目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吳學士席上作
- 行人競說東西利,事不關心耳不聞。 -- 出自唐·雍陶·題等界寺二首
- 不知造物安用此,徒以動蕩耳目夸兒童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龜峰行
- 看花便沉名何用,勸酒誰能耳不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雨中望靈山呈明遠
- 跫然步武心還喜,籍甚聲華耳舊聞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曾豐惠文編
- 輕輕濛濛,龍言鳳語何從容,耳有響兮目無蹤。 -- 出自唐·鮑溶·會仙歌
- 紛紛聲里滿埃塵,一聽除書耳目新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王詹叔寄彭年四首
- 杖策乘緣利有生,聞風猶得耳根清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安國天缽拈香
- 馀興追游,清芬坐對,高談傾耳。 -- 出自宋·向子諲·水龍吟·夢回寒入衾綢
- 年小靈童,出家學道,師言側耳須聽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鳴鶴馀音卷之三
- 扶桑之居讀書尚友既一載,耳目神氣頗發皇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二十世紀太平洋歌
- 彼亦誠自信,誰難{左血右耳}多言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又答陳公美三首
- 休論孟德頭風事,絕勝楊侯耳熱時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陵祀歸得賜暖耳詩和方石韻四首(時和者頗眾
- 西舍東鄰多士女,但駢頭附耳夸雙美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賀新郎 題錢楞仙同年玉堂歸娶圖二首
- 祭文已與流俗殊,解說尤令耳自新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題唐本說文本部應莫朗亭孝廉
- 前守諸公方略偏,藩籬漫浪耳目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代人題瓊守歸疆堂
- 雖任鵲安頭上巢,更防人打耳邊磬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劉武翼息齋
- 乾坤無計嗇春妍,擁在詩人耳目前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尋春觸興
- 俗子休疑眉宇異,癡人錯望耳毫生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書感
- 畫史貌予殊不似,清臞安得耳如聃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用厚后弟強甫韻
- 老覺人間無一忻,怪來乾鵲耳邊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喜湯伯紀登第
- 先民最善言陰德,莫要人知耳自聞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送雷司法于發秤提結局一首
- 嵇康老覺形骸懶,扁鵲亡無耳目醫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寄呈陽巖
- 吏人已散門闌靜,公事才休耳目清。 -- 出自宋·文同·讀淵明集
- 澗香霞影繞樓臺,卷箔憑闌耳目開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陪馮使君游六首·迎仙閣
- 傷嗟浮世之人,善事不曾入耳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長持經僧
- 寺中聞說牡丹花,多少人爭耳傍夸。 -- 出自宋·潘閬·書璿公房牡丹
- 逢人未免腰如磬,議政常防耳屬垣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郡中即事書懷
- 借問劉晨今在否,云間應見耳孫來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得天臺命二首
- 佛郎新來雙象龍,鼻端生火耳生風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飲馬圖
- 憶昨天臺到赤城,幾朝仙籟耳中生。 -- 出自唐·張佐·憶游天臺寄道流
- 上年慈母懷鄉淚,愁殺啼鵑耳畔飛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彭景行寺丞侍養得請歸荊南別業
- 遇酒聊一中之,得句亦偶然耳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次韻周畏知問訊城東梅塢七首
- 我愿吾王明六符,不蹈漢唐耳目娛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題王摩詰曲江春游圖
- 后期詎能數甲子,希夷長年耳不死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予宿承德日夜苦霪雨擬金筌賦六韻呈陳居中
- 滿引瑤觴,相期眉壽,君家重耳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醉蓬萊·見恩榮故里
- 寸莛才欲撞舂容,不盡之音耳空記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送余澤還義興
- 病余快覺心情爽,愈卻頭風耳不聾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再和制帥
- 展卷高吟知幾過,大音一震耳根聾。 -- 出自宋·王之望·又和
- 平生心知我與君,余子碌碌耳未聞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文約用韻請別作此留之并柬簽判李丈
- 囊貧桂玉人逾瘦,袖有珠璣耳暫醒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陳伯和和經字韻復以為報
- 阡陌經行早布春,承明天語耳親聞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次韻曾仲躬初入雁蕩
- 生平漫與形神接,客里孤游耳目醒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初八日人事少閒命車……
- 詩成每輒肺肝愁,那與人充耳目謀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次韻酬答陳席慶伯見貽二首
- 飄流南浮適茲里,平生行事耳目熟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季奕枉詩送行借審知韻奉別并呈伯元
- 乃知二子元非虛,吾聞自用耳目拘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南風行十八日早作
- 弓弦霹靂餓鸮叫,鼻尖出火耳生風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贈劉改之
- 呼其名,鬼神驚,惟有群仙側耳聽。 -- 出自宋·陳亮·謫仙歌
- 有靈方時后,年年卻老,神鋒耳底,夜夜騰光。 -- 出自宋·王居安·沁園春·湖海襟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