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11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直饒瞥轉機輪,眼里聞香,耳中觀色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代贊羅漢
- 古今學道與參禪,未諳眼耳妙言詮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古九十八首
- 水庵室里爭鋒,一撐打得耳聾。 -- 出自宋·釋智遇·松源和尚贊
- 陜府鐵牛日癩,嘉州大像耳聵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頌古一百二十一首
- 孤雁哀號向何處,老夫掩耳不欲聽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孤雁
- 孰識東坡第一仙,謫來儋耳久悠然。 -- 出自宋·譚景先·和陳正言讜題尊賢堂二首
- 應有好名心未息,灘頭洗耳欲人知。 -- 出自宋·田況·穎水
- 歷聘空寒六六天,更來洗耳聽春泉。 -- 出自宋·王大受·游水樂洞
- 斗升之粟真秣莝,野馬垂耳就轡銜。 -- 出自宋·王當·何源秀才為予畫山水圖覓詩
- 水官籋浪蹴寒玉,船過兩耳聲珊珊。 -- 出自宋·王阮·古意二首
- 墓道深衣自涕洟,分明入耳似聞詩。 -- 出自宋·王遂·題順寧壁
- 絕景頻因警句夸,莫傳俚耳便紛拿。 -- 出自宋·席羲叟·次令衿游玉壺高詠十絕·對換
- 驅羊拾芥不難取,濯纓洗耳應復思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紹興甲寅正月至吳文叟山莊
- 至今景佑皇佑治,振蕩人耳如雷霆。 -- 出自宋·許應龍·代上何樞密
- 斯妙可言不可思,矧可傾耳而聽之。 -- 出自宋·楊簡·送黃文叔侍郎赴三山
- 嫂笑小姑借梳掠,插梳橫耳走送卻。 -- 出自宋·楊幼輿·龍潭禱雨紀事
- 我誦蕪陋辭,一一為我側耳聽。 -- 出自宋·葉見泰·古詩贈方希直
- 喧然聲名滿天地,好聲過耳俱成塵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次韻徐覺風鈴
- 笙歌鼎沸不須羨,松風滿耳自足聽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四月二十九日坐直廬讀山谷效東坡作薄薄酒二
- 今朝甲子逢晴秋,定應無耳生禾頭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禱祈喜以甲子日得晴
- 晝靜風清詩思罷,憑闌傾耳聽松琴。 -- 出自宋·趙汝暖·與同年陳公過山亭
- 伴行蕃使言侏離,髯奴鐻耳乃有知,叩轅斂官出雙璧,不待驲人來致辭。 -- 出自宋·周麟之·中原民謠·金臺硯
- 附庸此日江之西,時人入耳鄭衛漓。 -- 出自宋·朱汝賢·題秩巴寨
- 髯郎叩門二客俱,好事經耳宛如昨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周敏仲同客過拂水莊阻風山廚蕭寂戲作
- □玉四蹄諳蜀棧,立錐雙耳認胡笳。 -- 出自明·顧應時·題馬
- 聞說聲塵悉清凈,不將雙耳聽鳴泉。 -- 出自明·郭登·贈才師用素軒沐公韻
- 官燭對床翻老淚,城笳落耳誤邊聲。 -- 出自明·林俊·到芊原志喜
- 借問何時開夜講,洗清塵耳定須過。 -- 出自明·劉泰·次韻夏大卿寄瑪瑙寺獻上人
- 風云萬里不相待,白羲垂耳蛟龍蟠。 -- 出自明·盧柟·贈別南田楊子還晉石(并序)
- 豈乏豬肝供旅食,還從牛耳訂宗盟。 -- 出自·謀[B16J]·寄訊遼府用極兄
- 周王漢帝豈不明,讒言入耳心不諒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行路難(五首)
- 《甫田》之詩誠是歌,犗耳之談真浪耳。 -- 出自明·王隅·徐良輔耕漁軒
- 讓王至德日以遠,營營滿耳青蠅聲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袁生行贈袁孟逸
- 何時攜杖叩君室,且需木耳并槐芽。 -- 出自明·姚道衍·采薖為余唐卿賦
- 風雨凄凄今又聽,舊時雙耳舊雞聲。 -- 出自明·止庵法師·宿呂城
- 槐葉初勻日氣涼,蔥蔥鼠耳翠成雙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夏日田園雜興
- 碧川迢迢山宛宛,馬蹄在耳輪在眼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車遙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