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在第11個字的詩句
耳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子有園林東海濱,香名滿耳人共聞。 -- 出自明·林鴻·過高逸人別墅
- 憶昔吳王爭霸日,歌謠滿耳上蘇臺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姑蘇臺覽古
- 莫道孤居無感激,挼挲兩耳聽京師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喜吳幾道遷右正言知諫院
- 想覲龍顏新得意,未忘牛耳舊同盟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韻送張守
- 爭如痛飲臥長晝,付渠馬耳射東風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布谷吟
- 輕攏細捻忍淚彈,開樽側耳思惘然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琵琶亭
- 式微式微胡不歸,未歸滿耳聞別詩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八月十四夜神泉官滿再別同官
- 若非身心實造詣,未免口耳空啾喧。 -- 出自宋·吳泳·賦半齋送張清卿分教嘉定
- 讀君詩句心已涼,便覺滿耳清浪浪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盧泉之水次韻晁克民贈隱人
- 漢月滿衣諳客思,巴音側耳覺吾鄉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金牛道中
- 一聲聲、凄涼嗚咽,豈堪側耳重聞。 -- 出自宋·周格非·綠頭鴨/多麗
- 燕集深條簾未開,柳添新耳雨生苔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春雨
- 相從學道須究竟,半字落耳汗沾洽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祖月上人
- 不憚云霄遺暑濕,且無聒耳瀉檐聲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雜詩二十七首
- 客有綠林嗟路阻,書無黃耳欲何銜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用李參政韻并錄寄舟峰師四首
- 昨夜東皋已沾足,康衢滿耳沸歌謠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閭丘省干喜雨韻
- 人言鼻聽無如龍,聽不以耳乃反聾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贈張聽聲
- 我持此理問張瞍,廢目任耳偏能聰。 -- 出自宋·李石·贈張聽聲
- 本是紫庭梁棟,暫借云臺耳目,驛傳小游遨。 -- 出自宋·侯置·水調歌頭·湘水照秋碧
- 雨腳如麻云潑墨,禾頭生耳稻漂田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秋雨嘆
- 或驂或引恣馳驟,坐覺隱耳聲瓏瓏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再題行看子
- 足我窮中八珍味,竹萌木耳更求旃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食蕨三首
- 清我一泓能湛湛,洗渠變耳任喃喃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獨游之什二首
- 不恨如麻無雨腳,卻愁生耳有禾頭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再委趙丞陽山送龍禱雨
- 幾戒樵青成痛掃,屢聞黃耳弟虛聲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孝揚成父約見過屢展朝云須晴也
- 古人探道從妙年,今人重耳輕目前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送葛元城
- 人言犬戎相噬吞,彼蚌鷸耳吾漁人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董侍郎生日
- 快著青冥輭玉鞭,穩騎騄耳踏云煙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送唐述之赴廷對
- 快著青冥軟玉鞭,直騎騄耳踏云煙。 -- 出自宋·魏了翁·燕孫節推
- 雨初晴、午永斗紅酣,真奇耳。 -- 出自宋·劉學箕·滿江紅·一柄雙花
- 更堪羌調日嘈雜,徑俗洗耳寒江流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千周風歌
- 吏散不妨談陸續,是非馬耳射東風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和前送吳季永工侍韻二首寄宣城使君尚書叔永
- 吟詠西湖雖有案,經年儋耳卻無波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同振之德久分韻賦坐石東坡字
- 綿萬襈兮不泯,為生民兮耳目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述九頌·毓粹
- 紛紛晴雪爮落毛,垂頭帖耳身腥臊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病虎行
- 石堪礪齒定何似,流欲洗耳將誰聽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天申萬壽宮
- 總人間、皺眉底事,不關君耳。 -- 出自宋·徐經孫·乳燕飛/賀新郎
- 多士龍門一喬岳,斯文牛耳兩名山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騰·寄新衡陽徐使君左司山長
- 行客不須梅止渴,流泉到耳冷潺潺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雪封寺二首
- 莫把世人工拙論,世人彈耳不彈心。 -- 出自宋·潘牥·琴
- 此時烏合猶懼官,風鶴入耳心早寒。 -- 出自宋·利登·梅川行
- 又得秋風入芰荷,尚無黃耳到如何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思家信不至
- 云影對人閒里好,禽聲入耳靜邊多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感興
- 提弓空捍鳴鏑盡,塵沙馬耳風颼颼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蕓窗集畫圖
- 冰河蹙裂蹄甲銳,竹批兩耳雙方瞳。 -- 出自宋·蕭元之·塞馬歌答楊侍郎
- 鉤辀格磔李群玉,嵬眼澒耳樊宗師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題郭索集
- 雪里云山玉作屏,松風入耳細泠泠。 -- 出自宋·趙文·江路聞松風
- 拍闌干、浩歌音響,振魚龍耳。 -- 出自宋·黎廷瑞·賀新郎·帆影斜陽里
- 呼童下山汲清泠,我欲洗耳聽猿聲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題范譓卿愛山吟境圖
- 才去還回似不情,蕭然兩耳亂泉聲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白廬山歸城賦四首